“杀毒者造毒”系三人成虎
(2010-12-08 09:55:59)
标签:
it |
分类: 产业观察(IT评论) |
“杀毒者造毒”系三人成虎
近日,网上流传着“杀毒厂商自己造毒”的谣言,对安全领域专业人员来讲,可能对这种谣言一笑了之,觉得都不值得反驳,但对于不懂安全技术的普通网民来讲,就很有可能被这些话蒙蔽,而且再加上一些媒体的推波助澜,更给大家带来了极大困扰。
无论是对厂商,还是从业者来说,都有着这样一个道德底线:杀毒软件厂商一直都秉承自己的道德责任,坚守反病毒工作者的道德标准。但可怕的是,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是没有道德底线的。而对用户而言,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如果没有杀毒软件厂商,在病毒木马肆意横行的环境下,网民们会连最基本的安全屏障都不会有。
在国内杀毒市场,除了一、两家经常“制造声音”的厂商外,其它的安全厂商都比较安静,埋头于自己的杀毒产品研发。“病毒自产自杀”这是个从杀毒软件在国内诞生就一直阴魂不散的传言,一直少有安全厂商及时澄清和辩驳,“三人成虎”,致使今日,不实之词和污蔑言论到达顶峰。此次,传言中有了“这是杀毒软件行业里的公开秘密”的提法,在这样突破整个行业底线的谣言面前,众多厂商终于一反沉默常态,比如瑞星、江民、安天都发出声明表示了自己的立场和看法。他们纷纷斥责这些谣言是“凭空捏造”,表示杀毒厂商根本不可能造病毒!呼吁所有网民和用户,要相信反病毒工作者在默默的保护着用户,不遭受计算机病毒的侵害。
我们应该知道,散布在全球各地的病毒编写人群、黑客的数量,要比反病毒工程师的数量多几倍,大量的新增样本始终对反病毒厂商的人力、处理流程和计算资源都构成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更何况,现在的网络钓鱼、病毒、木马已经形成了一个黑色的产业链,恶意代码创造能够被流程化产生,反病毒厂商面临的压力巨增,谁能更好的处理庞大的病毒基数,提升对大量的新生样本的查杀比率,谁才能更好的为用户服务,就是从这个巨大的分析处理压力来看,反病毒厂商也没有主动编写病毒的精力。
以瑞星来讲,8年前瑞星的病毒库一天新增病毒数量大概是300个左右,现在每天截获的新病毒数量达到了10到12万个,比之前好几年截获的病毒总和还多,在这样严峻的安全形式下根本没必要自己造病毒。另外,如果是自己写自己杀,现在每天要制造10万级别这样的病毒才有可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力,而这样一个庞大的数量级别以国内的各大安全企业目前的人力来说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不实的言论不仅是对某个企业的污蔑,更会对整个产业的发展造成影响,试想,当大家都不相信安全厂商后,中国的网络安全产业只会更加步履维艰。从另一个角度考虑,任何一家自己制造病毒自己杀的企业,国家可能会让他生存下去吗?千万别被谣言轻易击中,要做不受传言左右的理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