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招安山寨之父为哪般?
(2008-12-17 08:07:55)
标签:
中国电信联发科山寨it |
分类: 产业观察(IT评论) |
中国电信招安山寨之父为哪般?
阿祥
在此之前,台湾威盛电子携手微软在深圳宣布成立“开放式超移动产业策略联盟”,就是与联发科合谋共创的一个山寨平台。成员包括IC设计公司联阳、BIOS设计公司AMI、固态硬盘制造商SanDisk等15家厂商,有是有头有脸的品牌公司。这些公司公开与山寨为伍,证明了一个事实,市场竞争,适者生存。
自国内几大电信运营商新一轮重组以来,特别是全球性金融危机波及国内之后,中国电信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为了生存和发展,中国电信欲行山寨之路,也是顺应市场的一种妥协,虽然是无奈之举,但并非糊涂。
中国电信应当明白,联发科的芯片平台之所以适应市场需求,是因为它在热衷于“山寨机”的消费群眼里,最能准确把握时尚潮流,最能抢先注入流行元素。从GSM起家,联发科越做越大,已经成为统领国内山寨机市场的枭雄。进入3G时代,联发科脚踩WCDMA和TD-SCDMA两只船,同样让外国的手机品牌巨头们不敢小觑。
如果中国电信收购联发科心想事成,只要解决了高通的CDMA的专利难题,那么,联发科就会成为中国电信挑战对手的强力武器。联发科最成熟的运作模式,嫁接中国电信的CDMA,其技术制式并不是问题。
不过,收购联发科,中国电信必然面临两大难题:
一是收购资金问题,正如林海所担心的,以电信300亿美元市值去吞掉200亿美元市值的联发科,缺口从哪儿弥补?
二是怎样消除山寨文化的负面影响?中国电信是国有大企业,招安“山寨之父”,只能提升起品质,而不能自甘堕落。首先,要改善山寨机的质量和服务。“山寨机”没有售后,这是通行“法则”,有的虽然承诺“整机保修一年”,也是空头支票,没指望。如果中国电信不能改变这一现象,那就必然受其拖累。其次,要增强山寨机的持续创新能力。由于“山寨“的创新是病态的,它本身只是抄袭和模仿的结果,既无独创性,也无连续性,因而不可能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更不可能对后来者形成门槛。也就是说,“山寨“的创新注定是短命的。中国电信收购联发科,既要维护其创新特色,更要巩固其创新成果,那就必须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
我们不必一听收购“山寨”,就以为中国电信不要面子了。事实上,“山寨机”并非中国的独家发明,韩国市场上的“山寨货”也很盛行。一款Wii的仿制品——MIWI已经登陆韩国,开始反攻日本。关键在于,中国电信必须提升“山寨文化”的品质,改善“山寨机”的不良影响,扬长避短,推动“中国制造”上档次,推动中国电信自身业务全面发展。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电信是不是真的要收购联发科?这个消息如果确实,中国电信能不能如愿以偿?假如像被项立刚言中,只是一条假消息,那就权当一阵风过耳罢了!
本博文章均为原创,拒绝不经作者同意的任何形式转载和使用。
联系方式如下:
MSN:ABL536@MSN.COM
QQ:175820473
mail:axiang01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