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英特尔amd微型处理器pccpuit |
分类: 创业必读(品牌故事) |
AMD:令人尊敬的悲壮斗士
PC品牌故事(5)
阿祥
(比特网)AMD是为英特尔而生,还是为用户而生?拟或是为自己而生?不管为谁而生,AMD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它的命运:不在挑战英特尔的发展中成长,就在英特尔的压迫下灭亡。
1969年,同样出自仙童公司的杰瑞"桑德斯(Jerry
Sanders)与七位仙童伙伴联手,在硅谷共同创办了AMD公司,仅比1968年7月18日诞生的英特尔晚生一年。
一开始,AMD只是英特尔的一个附庸,按英特尔提供设计图纸,照葫芦画瓢,生产兼容处理器,在它的每一件处理器产品上,都清晰地打上英特尔的LOGO。就这样,AMD尾随英特尔的身影,在CPU领域悄无声息走过了6个年头。
对于AMD来说,1995年才是它真正亮相的起点。这一年,AMD成功地推出了自行研发的X86处理器K5,尽管K5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它明确显示了AMD的独立意志,以及摆脱英特尔阴影的个性。
桑德斯身上的牛仔精神具有挑战性,正是这种精神的感染,使AMD逐渐形成了刚毅不屈敢于在竞争最激烈的行业挑战强手的企业精神。
从K5上市以后,AMD开始书写自己的历史,并在处理器领域不断创造新的神话。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AMD连续击败了Cyrix、IBM、IDT、UMC、Rise等对手,成为直接面对英特尔的最强大的一支劲旅。
以1999年6月发布的K7处理器为标志,AMD羽翼渐丰,已经具备了挑战英特尔的基本实力。当时,K7甫一上市,AMD就向全世界表达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假如果K7失败,那就意味着,AMD在PC领域永远消失!
AMD携K7异军突起,不仅在英特尔统治的地盘上引起强烈震动,而且,AMD从此开始向英特尔发起了全面反攻。
计算机改变了人类历史,而CPU则不断推动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从286到386,再到486,CPU的每一次升级都会引起IT业的深刻变革,但是,从16位升到32位之后,计算机技术似乎停下了奔腾的脚步。
进入新世纪,AMD另辟蹊径,不再亦步亦趋地追踪英特尔的脚印,而是把目标锁定新一代处理器——X86-64,全力打造从32位向64位过渡的新一代平台。无论是永不言败的意志,还是越战越强的技术实力,AMD决战64位的表现都令人叹服。由于64位的成功,AMD终于在2004年扬眉吐气。
AMD的64位处理器的技术方向正确,前景很好,从打破英特尔垄断的角度看,这是一次十分难得的重大突破,第一次让英特尔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然而,不幸的是,由于“Wintel”联盟的牢不可破,微软在64位操作系统的开发上犹抱琵琶半遮面,致使一系列应用软件开发受阻,这给英特尔创造了最好的反击机会,AMD眼睁睁看着自己的64位技术找不到用武之地,徒唤奈何。
在CPU领域,英特尔的根基实在是太深厚了,很快就凭借“双核”以及“酷睿”重新占了上风,AMD再一次陷入低谷。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作为竞争对手,AMD与英特尔都不是同一个重量级,在挑战英特尔的征途上,AMD几次遭遇覆舟之险。所幸的是,AMD最终还是安然无恙地活下来了,并且在给英特尔制造麻烦的同时,不断获得自身的成长空间。AMD的护身法宝是什么?那就是一切为了客户的技术创新,为客户的需求而创新。近40年来,AMD十分重视聆听客户的声音,每作一个决定都会考虑,是否符合客户利益至上的追求,是否有利于开发“客户需要的创新技术”?正因为如此,AMD在中国市场上赢得了用户的尊重。
对于中国市场,AMD一向十分看重。AMD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鲁毅智在许多场合都在重复一个理念:“AMD要在全球成功,就必须在中国市场成功。”但是,在中国,AMD的品牌影响力实在难与英特尔相提并论,一提“奔腾”,家喻户晓,而一般用户很难理清AMD“X龙”的来龙去脉。
一个品牌的影响力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一旦在市场上众口皆碑,那它就是一种象征,一种标准。在中国,AMD的产品品牌有“速龙”、“钻龙”、“闪龙”,“皓龙”、“炫龙”等等,还能接受,而“毒龙”实在是不敢恭维了,试想,在龙的故乡,谁愿意引一条“毒龙”回家?更莫名其妙的是,AMD竟然别出心裁地整出什么“大锤”来。对于产品命名,AMD中国副总吴世雄也深感为难:“起名字很难的,又要好记,又要形象,还要有一定的含义在里面。”越是难,越要起个好名字,提升品牌影响力,从命名开始。
综观AMD的成长史,它就是为挑战英特尔而生,所以,它活得相当艰难,相当悲壮。在打破英特尔的垄断方面,AMD在全球范围内也是无人可以替代。AMD资深副总裁Dirk
Meyer表示:“如果没有我们的存在,英特尔就会利用他们的地位,掐着每个人的脖子……但我们确确实实存在,英特尔对我们的挑战还是要做出响应。”
希望AMD活得更好!
本博文章均为原创,拒绝不经作者同意的转载和使用。
欢迎咨询!欢迎约稿!联系方式如下:
MSN:ABL536@MSN.COM
QQ:175820473
mail:axiang01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