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产业观察(IT评论) |
信用:手机支付第一保障
罗会祥
手机支付是一个棵摇钱树,电信运营商、商业银行、网上购物、传统消费、手机终端、信息安全等等领域,都将从中获利。总而言之,纵的从上游芯片业到最末端的刷卡,横的从商务平台到相关服务,都会成为手机支付的既得利益者。
然而,一个代表未来社会主流消费趋势的新产品,市场预热为何如此缓慢?一言以蔽之,制约手机支付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安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人们忽然发现,千百年来根本不成为问题的“如何花钱”,而今还真的成了一个大问题,在网上想买心仪已久的东西,因担心支付安全而不得不打消购物念头。于是,手机支付应运而生,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
现代商业特别是电子商务,一切交易的成败往往取决于速度。减化过程,方便操作,是提升交易速度,从现有的交易手段看,非手机支付莫属。有了手机支付,用户再也不用满大街去找ATM机了,凭借银行卡和SIM卡的关联,用户随时随地可以完成交易。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移动市场,而银行卡的保有量也是世界之最,即使十分之一的移动用户或银行卡持有者使用手机支付,也是一个巨大的富矿。
问题在于,对于习惯于传统交易方式的中国消费者来说,最信任的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手机支付总感到心里最踏实。一方面,害怕卖方不守信用,钱划出去了,却收不到商品,或者一不小心掉进不法奸商设置的陷阱,要讨说法都没地方找人去;另一方面,网上窃贼防不胜防,网络大盗身怀绝技术,可以为所欲为地窃取他人的银行账户。
要消除用户的疑虑,必须在技术上加强安全防范,实现手机支付的RFID技术(包括NFC技术和SIMpass技术等)通过多重加密技术,将越来越安全。但是,一切技术都是由人操纵的,最可靠的还是商家的诚信。正如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副总经理隆永红所言,“安全又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它还涉及到业务流程、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
网上购物欺诈之风盛行,消费者深受其害。据北京朝阳工商分局12315投诉举报中心透露,一些黑网站都是先付款后交货,网站上标注的办公地址、电话号码多为虚假,甚至私自标注工商红盾标识和虚假营业执照。更可怕的是,有些网站甚至打着“消协”旗号进行诈骗。碰上这样的商务网站,即使手机支付技术可以确保万无一失,也难保消费者不遭暗算。
其实,手机支付不仅仅适用于网上购物,同样可以通行于传统消费。不远的将来,手机将成为移动用户行使消费权的通用工具,坐公车、看电影、看演唱会、超市购物、订机票、汽车加油等等,一部手机在手,可以全部搞定。
诚信第一,技术第二,这是手机支付的两大安全保障,而诚信则是驱动手机支付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一个没有诚信的商业环境,再先进的技术也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