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柯达还要亏到何时?

(2006-11-02 18:40:40)
分类: 产业观察(IT评论)

柯达还要亏到何时?

作者:阿祥    出处:天极网

   柯达连续第八个季度出现亏损,今年第三季度净亏损37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稍有好转,销售额同比则下滑近10%。销售额下滑的同时,净亏损额在缩小,这是否意味着柯达的利润率在提升呢?如果真是如此,这倒是一个好消息。但是,柯达股价已经跌到一年来的最低点,比五年前的一半还要低。不能忽视的一点是,柯达还没有摆脱转型的阵痛,裁员和关闭工厂带来的支出,仍然不堪重负。

  柯达的日子很不好过,转型历时三年,收效甚微,危机加剧。柯达全球副总裁、北亚区主席兼总裁叶莺近日表示,“柯达从胶片到数码的转型已经走到了最后阶段”。这表明柯达的转型即将完成,那么,叶莺似乎比较乐观,“转型并不意味着以前的这些店不值钱了,反而是更值钱了。”

  值钱,并不等于赚钱,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柯达现在面临的难题是,何时从亏损的困境中走出来,能否再创昔日的辉煌?明天的柯达真的更美好吗?令人担心的是,柯达目前所遇到的坎坷很麻烦,业内已经有人下了判词:“要么创新,要么倒闭”,这就是柯达面临的选择。其实,这个结论实用于任何一家高科技公司,不过是在柯达的危机中表现得更加突出一些而已。

  传统胶片业务穷途末路,柯达意识到了这一点,转得也不晚。问题是,表面看起来,柯达转型转得相当艰难,而且非常缓慢,事实上,柯达转型为一家提供数码产品和服务的公司,形势更为严峻。

  由于长期依赖传统胶片产品的市场份额,柯达在数字技术领域落后于时代,在日韩数码新产品的强烈冲击下,反应迟钝,错失良机,加之前瞻性战略投资不足,柯达在数码影像领域的优势明显减弱。在市场竞争中,柯达数码产品缺乏替代技术的持续开发,在与佳能、富士、索尼等对手的较量中,明显处于劣势地位。柯达既不再是影像业的领导者,也不是数码产品市场上的赚钱机器。

  积重难返,柯达的历史包袱很沉重。以中国市场为例,柯达共有8000多家冲印门店,已有2000多家完成数码改造,想从过去120多年来的“规模经济”生产制造模式中跳出来,很不容易。所以,分析师希望,五年以后的柯达,可能会成为一家收入更少,但更具竞争力的企业。”

  柯达是最早研究数码相机的公司,虽然拥有一定的核心技术,但核心竞争力只能通过全面创新来提升。针对柯达目前的处境,Gartner公司的沃勒尖锐地指出,“创新不单是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还涉及制造和营销这些产品和服务的方式,必须进行综合创新,对业务流程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柯达CIO兼副总裁金姆?范盖尔德也认为,不能简单地调整和适应市场的变化,从全球供应链到目标市场都必须转变,胶片时代那些行之有效的思维模式也要变,没有必要全部保留。

  很显然,柯达的创新不是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而是一场脱胎换骨的革命,是一场生死攸关的决战,整个的企业文化、思维方式、运营机制都将在剧烈的震荡中产生蝶变,不能在涅磐后获得重生,结局只能是死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