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摩拜美团共享单车 |
分类: 赵言赵语 |
进入4月,天气仿佛坐上了过山车,前一天艳阳高照,后一天就寒风凛冽,骤冷骤热不可捉摸。虽然天气预报早就预测到了降温,但当一夜入冬真的成为现实的时候,还是让人感到难以置信。
同样令人感到难以置信的,还有这样一则新闻——4月4日,美团与摩拜联合宣布,已经签署美团全资收购摩拜的协议。据称,摩拜作价27亿美元Down Round卖给美团(其中现金15亿现金,剩下是股权)。双方最快将于本周内正式宣布
早在2016年10月,王兴就以个人名义参投了摩拜C轮融资。此后,坊间多次传闻美团将对摩拜进行注资,但却多次遭到美团方面的否认。耐人寻味的是,就在此番收购实锤落下之前,照例有不少“辟谣”之声闻风而动。然而,如同变幻莫测的天气一样,美团收购摩拜最终与气温一同抢得了头条。
相比起忽冷忽热的天气,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同样深不可测。摩拜上一轮融资的估值是34.5亿美元,眼下却以27亿美元贱卖给美团,缩水20%左右。尽管如此,网络舆论依然是一片赞叹:恭喜摩拜从烧钱大坑里面爬出,成功上岸。
究其原因,过去几个月,摩拜一直在尝试寻求独立融资,残酷的现实是,尽管采取了取消免费月卡、提升每单实际收入等增收动作,每月运营支出仍超过4亿元,深陷资本危机的摩拜迟迟无法获得新的资本。
内忧外患之中,摩拜投身美团实现了资本落袋为安。因此,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在朋友圈发文表示:“在我看来一切是新的开始。”不堪资本重负的摩拜得以苟延残喘,然而,美团到底是“捡便宜”还是“捡麻烦”呢?
摩拜内部财务报表显示,截至当前摩拜挪用用户押金60亿元人民币,供应商欠款约10亿人民币,债务总额合计超过10亿美元。与此同时,摩拜的运营效率下滑严重:日订单已经不足千万,按照摩拜900万辆车算,车均单仅1单,与早期融资跟投资人承诺的车均单5单实现单车盈利差距甚远。更为重要的是,摩拜核心资产损毁严重,老车破损率高,无力维修,新车则跟不上更新步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摩拜的市场口碑正在江河日下。
摩拜深耕共享单车已久,尚且无法应对当下的困境,豪掷重金的美团有把握杀出一条血路吗?答案不言而喻。当然,如果美团醉翁之意不在酒,自然另当别论。仅就当下而言,企业融资之路比拼的不仅仅是产品,更多的是故事。
摩拜的全身而退,关键在于资本故事足够动人
对于美团来说,收购摩拜听起来有利于完善出行布局,实际上,共享单车却很难与美团打车实现兼容——单车是线下流量,用户不可能已经走到单车面前扫车时被导流到打车,也不可能打车打到一半被引导下车去骑单车。因为一个无法持续的单车战场,凭空背负巨额欠债和负担,美团究竟所为何来?
作为创业者,
去年10月,美团宣布拿到40亿美元融资时,官方称这笔资金将用来推动“人工智能,无人配送等技术的研发”。如今看来,美团首先还是把钱用来扩展版图,这本身就是对投资人的一种欺骗行为。
四处撒网、不断烧钱的美团正在策动IPO之路上的最后攻势。问题是,涸泽而渔的王兴这一次能否将故事讲得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