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杜绝“山寨版领导讲话”
(2009-03-25 00:57:06)
标签:
山寨临时工惰性外聘人员公文写作开封市杂谈 |
分类: 赵言赵语 |
领导讲话怎成“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赵志疆
近日,有网友爆出在“中国消防在线”网站上,河南开封消防支队与漯河消防支队的宣传稿件如出一辙,不同的是漯河政法委书记换成了开封市副市长,而开封市副市长的讲话中竟还有“构建和谐平安漯河”的字眼,被网友戏称为“开封指导漯河工作”。河南开封消防支队宣教中心负责人解释,是有抄袭这回事,不过是外聘人员所为,现在已经被辞退了。(3月24日 华商报)
当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说“所有的作者是同一个人,所有的书是同一本书”的时候,他恐怕没有想到,他的这种阅读境界竟然被如此炉火纯青地运用于公文写作。
从汇报材料到年终总结直至领导讲话,举目四望,公文抄袭绝非一时一地之个例,但凡能略省笔墨之处,无一例外能看到剪刀的痕迹、嗅到胶水的味道。掩盖在“数字出官”的政绩饥渴之下的,是根深蒂固的行政惰性,当公文写作深陷“天下文章一大抄”的潜规则之际,文字的雷同早已令人司空见惯,因此而东窗事发反倒真的是“纯属巧合”。
即使如此,此次事件还是给人留下了不一样的思考——与曾经曝光的领导讲话“事先加工”不同,这一次明显是“后期制作”过程中出现了纰漏。显然,领导的级别越高,对文秘人员所提出的要求也就越高,而不可能讲这项工作交给办事毛糙的“临时工”;同时,当地主要领导的讲话必定要通过仔细审核,不大可能出现类似“张冠李戴”的低级错误。由此不难判断,领导讲话原本没有这些内容,而这只不过是立功心切的宣传部门大肆加工润色出的“山寨版”,因此,宣教中心负责人才会直言不讳地承认抄袭,并顺理成章地将责任的皮球踢给“临时工”。
撇开那个莫须有的倒霉“临时工”不谈,真正令人感到好奇的是,面对这样加工杜撰领导讲话的行为,领导为什么不生气?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领导似乎并不反感这样的文字加工,甚至会因这种气势磅礴文采飞扬的规范化表达而面有喜色,因此,身陷抄袭丑闻的宣教中心负责人才会理直气壮地提出,“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另外一种可能就是,早已习惯了照本宣科拿着材料发表讲话的领导,或许根本不知道也不记得自己曾经说过些什么。如果说领导的“不反感”意味着默许的话,领导的“不记得”更是给加工润色提供了更大动力,如此一来,“宣传任务很重”的宣教中心怎能不乐此不疲地热衷于炮制子虚乌有的“领导讲话”?
无论事先的“东拼西凑”还是事后的“添枝加叶”,当领导讲话成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领导自身的权威和形象也不可避免要遭受负面影响,而掩盖在操刀弄笔者的行政惰性之下的,则是领导者更大的行政惰性——倘若领导者能够事必躬亲撰写讲话稿,怎么会给热衷于“东拼西凑”者留下越俎代庖的机会,又怎能会因不记得自己讲话的内容,而给那些顺风扯大旗者以“添枝加叶”空间?
在打击“山寨产品”话题日渐火热的今天,“山寨领导讲话”理应同属打击之列,此中关键显然不在“讲话”而在“领导”——如果每一次领导讲话都能以“正版”的姿态出现,形形色色的“山寨版”领导讲话自然也将无处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