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楼盘广告炫富政协委员和谐社会 |
分类: 赵言赵语 |
“闷声发大财”同样刺痛百姓
赵志疆
一边是广大民从买不起房子,一边是炫耀奢华富贵,强调买主尊贵身份的楼盘广告。这些炫富的广告语深深刺痛普通民众的心。政协委员吴文凯认为这类广告折射出强烈的贫富反差,有违和谐社会理念,应该加以整顿。(5月14日 中国青年报)
一同看到的还有这样一条新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一项名为“构筑以生活品质为导向的评价体系”研究课题13日在北京通过专家评审,课题组选择杭州为范本进行了为期1年的研究,并搜集了全世界主要国家生活品质的评价体系,在此基础形成了一套适应中国要求的生活品质评价体系,其中自然环境与居住条件的地位相对突出。(5月13日 新华网)
民众越来越关注社会发展和生活质量,由此热衷于追求更好的自然环境与居住条件自然是在情理之中;撇开房地产广告的措辞,其主要内容无非是标榜自身优越的自然环境与居住条件,以期引起人们的注意,而这似乎也算不上什么不可饶恕的罪过。在认为这些广告刺痛了百姓的同时,想要彻底清除此类广告却并非易事,就像吴文凯委员所指出的那样——目前对于广告的监管,还停留在广告产品的真假和广告设置是否违规等方面,对广告词合适与否,还没有法规上的界定。
那么,刺痛百姓的真的只是这些房地产广告吗?
消费领域里面,似乎没有什么比房地产更能吸引公众的注意力,也没有什么更能因此而引出“仇富”的话题。同样是大量发布旨在标榜奢华的宣传广告,汽车广告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覆盖面上显然都更胜一筹,然而很少有百姓因此而觉得被“刺痛”。其中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汽车作为奢侈品,并非每个人所必需;另一方面在于,在私家豪车不断涌现的同时,百姓还拥有包括公共交通在内的多种方式以供选择。作为生活必需品,住房显然是每个百姓都无法回避的内容,而当极尽奢华的豪宅占据了越来越多本就有限的土地之后,真正属于穷人的房子将更加岌岌可危。
显而易见,刺痛百姓的并非只是房地产广告,而是广告背后节节攀升的房价,所谓“仇富”也并不是民众对财富本身持有什么样的偏见,而是他们对自己的生活空间日渐遭受挤兑而流露出更多的不满。
居高不下的房价日渐成为绝大多数老百姓难以承受之重,曾经有统计资料显示超过70%的人买不起房,我想,这70%的人当中恐怕没有几个会是因为想买豪宅而觉得买不起。豪宅对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相去甚远,但有关豪宅的新闻总是能引起他们极大的关注,民众关注的焦点显然不在于豪宅会打出什么样的促销广告,而在于这些豪宅的存在究竟会对当前房价带来一种什么样的变化?市场经济环境中,政府应该利用税赋来调节贫富和价格。对于那些豪宅来说,购买者追求生活品质没有问题,销售者标榜居住环境也没有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应该通过征税来补贴建设经济适用房,以均衡不同购房者之间的贫富差距。
由是观之,只要广告本身不存在虚假违法的内容,房地产商究竟能不能做广告实在不应该是此次舆论关注的焦点。刺痛百姓的不是广告而是房价,片面将注意力关注于广告则很有可能会遮蔽问题的关键所在——在房价依然高高在上的社会背景下,地产商们的大声吆喝固然不妥,“闷声发大财”难道就不存在任何问题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