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央一套”“套”住了什么

(2006-07-31 23:54:57)
分类: 赵言赵语

“中央一套”“套”住了什么

赵志疆

最早进入我们电视生活的“中央一套”,居然被抢注成避孕套商标,而央视仍蒙在鼓里不知情。据悉,抢注者为福建长乐市一姓李的自然人,但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证实,“中央一套”避孕套商标还在审查中,目前还尚未获得批准。(7月31日 重庆商报)

虽然我国商标法规定每个自然人都可以申请注册商标,但是这个所谓“中央一套”避孕套注定不可能申请成功,因为商标法中同时还有涉及国家机关地点名称的商标不得使用这样的规定。由此观之,所谓抢注“中央一套”避孕套只能是一次无聊的炒作。不过即使是炒作,我依然觉得还有说上几句的必要。

绝大多数抢注者都不是为了加工生产,而是为了买卖商标牟取暴利,针对这种情况,我曾经撰文建议拒绝此类“空壳商标”注册。颇为有意思的是,这种明显出于炒作目的的“空壳商标”居然长期供销两旺。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经注册的安全套商标有2000多个,正在销售的有1000多个。“木子美”、“刀郎”、“二人转”、“克林顿”……一个个令人瞠目的商标背后,抢注者对利益的渴求清晰可见,而他们之所以乐此不疲是因为确实有大量社会资本在寻找机会。

安全套何以“套”住了大量社会资本?除了安全套行业可能存在的暴利驱使之外,更深的原因恐怕是,他们很难找到一个更好的投资项目。近年来,各种卫生巾、洗发水广告汗牛充栋,安全套虽然不能做广告,却也由一个个匪夷所思的商标而屡屡夺人眼球。这些商品无论科技含量还是产品质量都没有明显的差别,不过是在低水平的产业末端激烈争抢一块大小不变的蛋糕。由于这些商品的数量已经远远超出市民所需,因此企业间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从最初的产品之争渐而发展为广告之争、眼球之争。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不惜重金求购噱头商标不难理解,而公众也不得不面对打扮得五花八门却又内容一致的商品。

就在看到“中央一套”避孕套的同时,垄断行业高薪再添新证据——烟草公司一名中层干部年收入30万元。从年入10万的抄表员,到一年30万的烟草干部,竞争缺失情况下的垄断暴利越来越引起公众的不满。一方面公众想要的选择得不到基本的满足,另一方面无谓甚至无聊的选择铺天盖地、不胜枚举。而在我看来,两者之间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正是由于电力、烟草等行业长期处于国家垄断或者行业保护范围之内,缺乏应有的竞争和准入机制,因此社会资本不可能进入其中,只能转而涌入那些有限的开放领域,安全套和卫生巾等的滥觞就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例证。在这种低水平的重复扩张和恶性竞争之中,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面对这些噱头商标,在声讨商家低俗、市侩的创意之余,也许我们有必要考虑一下,当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不断涌入安全套、卫生巾这样的商品的时候,是不是也说明其投资通道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如果社会资本能够拥有更多的选择,还会不会去一窝蜂地涌入安全套行业?如果企业不再将目光专注于噱头商标,抢注者是否还会有制造噱头的冲动?问题的答案暂且搁置,起码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垄断企业是无需制造这样的噱头的,当然,他们更不需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去炮制那些低俗的商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