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冠军搓澡工”直陈体育机制之弊

(2006-03-26 23:45:23)
分类: 赵言赵语

“冠军搓澡工”直陈体育机制之弊

赵志疆

邹春兰曾是闪耀体坛的全国举重冠军,打破过全国纪录、世界纪录。当她因为伤病退役后,由于学业彻底荒废,她不仅没有文化而且还缺乏一技之长,只得在一家大众浴池打工,靠给顾客搓背赚取微薄的收入。而训练时期长期服用药物所导致的异性体征时常出现,自卑的心理直到现在仍在伴随着她。 (3月25日 济南时报)

毋庸置疑,邹春兰的悲剧绝非个例。关于优秀运动员退役后生活拮据的报道已经看过很多,优秀运动员退役后尚且如此,那些没有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就更加可想而知了。这些运动员工作难觅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文化知识的匮乏,而原因正如邹春兰自己所说“当冠军是每一个运动员奋斗的目标。为了比赛取得好成绩,我拼命地训练,没有时间学习文化。”35岁的她至今只有不到小学3年级的文化,就连拼音都不会,在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她该如何去争取到一份合适的职业呢?

其实,在那个唯以金牌论英雄的年代,运动员所失去的又何止是文化?邹春兰现在喉结粗大、体毛浓密,需要依靠药物来维持女性特征,而且每隔几天就要用镊子拔掉嘴边冒出来的黑黑胡茬,所有这一切与她在当运动员时服用“大力补”有关。所谓“大力补”,就是合成类固醇,是雄性激素的衍生物,对女运动员的身体危害很大而且不可逆转。

为了追逐金牌,教练员和运动员不惜以牺牲文化学习的时间,乃至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来作为代价。然而金牌之路不仅坎坷,而且还是短暂的,片刻辉煌过后,无论多么优秀的运动员最终还是要面临着退役再就业的问题。能够走上教练或者行政岗位的运动员终究是少数,除此之外,那些被耽误了学业、拖垮了身体的运动员又该何去何从呢?

对于邹春兰的生活现状,吉林省体育局重竞技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助理李福民表示很同情,但是没有办法。体育局的“没有办法”不难理解,因为类似的事情实在太多,而体育局也没有实力去为所有退役运动员都安置合适的工作。然而也正是体育局的这个“没有办法”,不得不让人再次对体育的“举国体制”作出反思。

在“举国体制”之下,能够“功德圆满,修成正果”的运动员毕竟只是凤毛麟角,而绝大多数运动员最终都将面对和邹春兰一样的现实抉择,因此他们的生存状态实际上也是衡量时下体育机制成功与否的一种标准。如果那种唯金牌是举的人才培养观念,和“一将成名万骨枯”的人才选拔机制得不到根本性的改变,“邹春兰现象”的一再上演几乎就是在所难免。面对这样的结局,曾经令无数人热血沸腾的“举国体制”如何还能叫人兴奋得起来?

在为那些领奖台上笑靥如花的运动员欢呼雀跃的同时,希望我们的镜头能够更多地对准那些昔日落魄的英雄,因为他们才是“举国体制”下数量最大的“产出品”。邹春兰窘迫的生存状况让人不禁扼腕长叹,她在用自己坎坷的经历无言地倾诉着“举国体制”之弊,而“邹春兰现象”所带给人们的震撼也将远远超过那些昔日的鲜花与掌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