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赵言赵语 |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双重教育意义
赵志疆
“中国人民使日本战犯蒙受巨大损失”,这是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一段日文解说。沈阳某大学日语系的王老师经常带日本朋友到该博物馆参观,每当日本朋友提出日文翻译上的错误时,王老师都很尴尬。“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副馆长张瑞强解释说,由于没有充足的经费,找北京的专家修改的想法一直未能实现。(3月7日 生活报)
看得出来,博物馆的文字说明译文是没有经过专家审核认证的。虽然涉外景点的文字翻译需要一定的费用,但是对于“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这样一个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展馆来说,我想,任何一个有良知、有血性的专家,都断不至于将为之提供文字翻译作为一次捞取不义之财的机会。更何况,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百个精品景点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原本就不该有“经费不足”这样的说辞。
建设“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总投资达到了1.3亿元,1997年9月沈阳市开始对博物馆进行扩建,其后短短三个月内就收到来自社会各界及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的捐款、物资达5000余万元。从这其中拿出极小的一部分资金,邀请有关专家对文字说明内容进行修订,这能算是多大的难事呢?到底是“请不起专家”,还是根本没有想到要去请专家,这是颇为令人怀疑的。
专家的意见无疑是权威的,但有些明显的错误却并非只有专家才能发现。就像张瑞强副馆长自己所说,“以前总有一些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和专业人士提出博物馆的日语翻译错误,也有日本领事馆的领事带着改过的日文送到博物馆”,但是博物馆并没有据此进行及时核实修改,因为“最终我们会把问题集中起来找专家来改,不能来一个人挑个错误我们就改一回。”
既“请不起专家”,又“不能来一个人挑个错误我们就改一回”,那么,所有这些错误是否就将这样无休止地延续下去?庄严神圣的历史博物馆里出现如此之多的文字错误本身就是一件令人震惊的事,然而博物馆领导对此漠然视之的态度则更加令人震惊。为什么“来一个人”就能“挑个错误”?那是因为错误太多。而因为错误太多,所以不能“挑个错误我们就改一回”,这样荒唐的逻辑岂止是令人震惊,简直就是令人震怒!每年都会有很多日本人来“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参观,错误的日文说明不仅没有达到警醒后人的目的,甚至会使一些日本人因此而暗自发笑,这是一种何等令人难堪的尴尬?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错误文字说明的存在,庄严肃穆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也就有了双重教育意义:一方面,那些累累尸骨、件件物证在提醒人们铭记那段屈辱的历史;另一方面,展厅内触目惊心的文字错误又在警示着人们,历史已经被淡漠到了何等程度,这本身岂不是对博物馆广场悬挂的“警世钟”上“勿忘国耻”四个大字的莫大嘲讽?作为国家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尚且如此,无数慕名前来的人们又将会从中受到一种什么样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