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父母&英国父母

(2010-10-29 06:23:25)
标签:

瑞典

育儿

英国中小学

分数

分类: 育儿

上个周末在伦敦开会,有一天傍晚在唐人街吃完晚饭,会议车把我们拉回酒店的路上因交通事故而堵车半小时,几乎所有的人都拿出手机给家人朋友打电话以打发时间。我也不例外,先给女儿打的电话。我询问了近况,比如课程喜不喜欢,住房舒适不舒适;讨论了近,中,远期的目标,比如考试,学位,找工作;关心了生活,比如天冷了要多加衣服,要吃好休息好;指导了做饭,诸如煎牛排要先拍上一点点盐,红葡萄酒和黑胡椒粉,拌沙拉要先放橄榄油,blablabla,一直说到女儿发毛撂蹶子,说:“Dear Mum,昨天晚上咱俩才在KING'S CROSS分的手,你咋说起来个没完,好像咱俩多久没见似的!”我说:“这不堵车嘛!被堵伦敦大街上呢。”女儿说:“哦!我说呢!我就纳闷你咋突然嘘寒问暖起来,我瘆得慌。伦敦堵车这不跟每天要吃饭睡觉一样吗,正常着呢!好了,你该去关心关心我爹和我弟了,Bye-bye吧您呐!”。

 

车还没有挪动的迹象,没办法,我就只好去关心关心儿子和他爹了。好不容易孩爹拿起了电话,却说:“我这儿正给儿子抹药抹油呢,儿子光屁股站椅子上等着我,我还满手油,一会儿再打给你哈!”——啪!电话挂了。这叫什么事儿啊!?关心关心他人咋就这么难呀?我咋就混到处处不招人待见的地步呀!

 

自尊心受到重创,快乐牛已经没有了关心他人的兴致了(其实是累了),遂闭嘴闭眼靠在座位上养神。这时候我的邻座开始打电话了。我窃喜她也不比我幸运多少,听那意思,她的关心好像也没招人待见,没说两句那头电话直接就下放到孩子手上了:

 

邻座:你的科学课考试结果拿到了吗?

孩子:(应该是说拿到了。)

邻座:考了多少分?

孩子:(应该是报了一个分数。)

邻座:是吗!满分多少分啊?

孩子:(应该是报了满分分数。)

邻座:哦。那你们班谁得了最高分呀?

孩子:(肯定是说了一个名字XXX。)

邻座:那XXX得了多少分呀?

孩子:(应该是报了一个分数。)

邻座:哟!那你很不幸运哈。下次再努力!

     ......

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家长,总想知道孩子的分数离满分有多远,孩子在班上考了第几名。

 

我们家老大曾经说:“如果孩子考试得了95分,中国家长第一句话是问那丢掉的5分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出错?而不是肯定孩子的努力。我同学的家长就会说:‘这回考得不错耶,你是怎么准备的?得了这么好的成绩’;要是考得不理想,他们的父母会很平常地问:‘需要帮助吗?还是你想要老师帮助你?’换作中国父母,那就不得了了!......”

 

女儿在斯德哥尔摩上学时,小学和初中的班级里只有她一个中国人,而且瑞典学校里不推崇竞争。后来转学到英国,当知道班上有另外两个中国人时,她一跺脚,说:“唉!这下完了!我希望你们这些家长不要比来比去,互相打探,特讨厌!”。女儿刚来英国的第一年就遇上英国的GCSE会考。离开了生活多年的环境,还因为想念瑞典的朋友,都哭了好多回了(我也是),那会儿要熟悉新环境,新语言(她在瑞典长大,说瑞典文),交新朋友,更有繁重的十来门功课的大考,在买房子之前我们还搬了两次家。尽管这样,她的GCSE会考还是拿了七个A*,4个A和一个B。我和她爹都很欣慰,这一年太不容易了,可是她自己却很不满意自己的成绩,而最让她郁闷的是,在这里是个中国人见面了都会问:“Dannie,拿到分数了吧?考得怎么样?是不是拿了十个A*?”——这正是她的痛处,十个A*是她本来的目标。她说:“我同学的父母从来不这么问,都说的是:‘这下好了,总算考完了,忘掉学校,去玩个痛快吧!’”。

 

这星期是英格兰中小学的秋假。前两天带老二去看电影,去图书馆混,今天天气阴冷,我们就呆在家里了。下午老二说:“I am bored!”(我没意思),我说咱俩打牌吧,我们玩二十四点好不好(去掉花牌,每人出两张牌,谁先用加减乘除将这四张牌的点数得出数字24谁赢取这四张牌),老二说不想玩,太麻烦了,说这不就是做算术吗?还说:“我的除法还不熟练呢。”我顺口说:“Dannie(咱家老大)小时候就很喜欢缠着爸爸玩二十四点,虽然她常常输给爸爸,但是Dannie喜欢Challenge(挑战)”老二本来走出了厨房的,又折返身走进厨房凑到我眼前,说:“Dear Mum,did you know that I, am, not, Dannie!I am Victor!”然后扬长而去——我家儿子女儿只要一给我冠以“Dear Mum”(亲爱的或尊敬的妈妈),问题就比较严重了。

 

是我没搞明白老大是老大,老二是老二的哈,我又被人给上了一课。本来我以为都是自己家的娃嘛,又没拿别人说事儿,原来是个人他/她就是unique的(独一无二的)。

 

有句话说上天把孩子赐给我们,是来教我们做人,助我们成长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