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学习能力听知觉视知觉教育 |
分类: 育儿 |
每天Victor放学回到家,我都要检查他的书包。一来看看有没有老师给家长的信和通知啥啥的,二来看看有没有作业,然后督促他做作业。
学校的教学非常之循序渐进。比方说阅读,上学第一年,四岁,每星期老师会给孩子换一本书,我们在家督促孩子念,学校里老师的测试是通过让孩子念一两段给老师听来完成,然后记录在一本类似于老师家长联系册之类的本本上,老师还会写下有关孩子阅读程度的评语。第二年,五岁,唯一的变化是自己换书。这样有阅读习惯阅读兴趣的孩子以及有勤快家长的孩子就比其他的孩子多读很多书。第三年,六岁,唯一的变化是老师偶尔抽查,阅读靠自觉,但这一年学年结束时孩子有小学生涯的第一次考试,包括英文的听说读写,数学和Science,老二的考试结果很喜人。第四年,七岁,year 3, 自己换书,自己记录自己写评语。大概是觉得七岁的孩子学习能力已经足够强了。
其实不然。
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学习能力是一种能力。较之于一种习惯,学习能力好像有一部份是天生的,但还是可以从小加以训练来提高的。关于学习能力,快乐牛在图书馆找了找,在网上搜了搜,资料太多,做简要笔记如下:
-
学习能力的强弱,决定孩子学业的成功与否。 -
学习能力可以通过各种训练来加强。 -
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听知觉能力和视知觉能力(当然还有其它能力)。
-
听知觉能力包括分辨,理解,记忆,归纳整理和口头表达。
从婴儿期起,就要多跟孩子说话,多听各种声音以刺激听知觉神经。孩子大一点可通过给孩子念书讲故事,让孩子复述故事,让孩子给故事编个结尾,顺背倒背数字字母,学唱歌,学乐器听音乐分辨各种乐器的声音等等手段来加强孩子的听知觉能力。
-
视知觉能力包括视觉集中,视觉分辨,视觉理解,视觉记忆,以及视,听,动作协调一致。
视知觉能力可以通过各种体育运动来加强,比如跳绳,打乒乓球,练平衡木等。另外,描图、搭积木、穿珠子、夹小豆、折纸等手工对视觉集中,视觉分辨(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小东西分门别类)以及视听动作协调一致也很有帮助。
。。。。。。
这么看来我还真是瞎猫碰上了S耗子,难道在不知觉的情况下已经给老二作了很多训练了?窃喜!想想我家老二还真是很具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的。
有一次回国,老二看见一‘小昆虫’在地上爬,他说“妈妈,那是什么?”我说是蟑螂。他又问:“那有干净螂么?”我好几秒钟后才反应过来,到了他的小脑瓜里蟑螂变成了‘脏螂’。
三岁时有一回老二自己从冰箱里拿酸奶喝,我说“让我先看看过期了没有。”他说“为什么呀?”我说过期了就不能喝了,坏了。”他说“那过八了呢?过八了能喝吗?”——过期成了‘过七’了。
很能联想滴。
三年前开始上中文学校学中文。学到称谓了,我找了一首儿歌在家帮他弄明白家庭中的称谓。我念:”妈妈的妈妈叫姥姥,妈妈的爸爸叫姥爷;爸爸的妈妈叫奶奶,爸爸的爸爸......”老二抢着说:“叫奶爷!”说完一脸的得意自豪。我没有马上纠正他,过后才告诉他正确的称谓的。
很能举一反三哦。
不久前看60周年国庆阅兵式。看到威武英俊的国旗护卫队走向旗杆准备升国旗时,快乐牛心里就有了憧憬,目光转向老二,问:“Victor,你长大了想干这样的工作吗?多伟大!多酷啊!”老二说:“我不想干这个工作,我想站在那个高高的楼上。”我说“哦,你想给首长们当警卫员啊?”他说“不是!是站在上面向大家挥手。”
阅兵式还没进入正题,我家娃已经闹明白全中国最重要的工作职位了。不感叹老二的学习能力都不行,很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