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博物馆 VS 路遇同胞拔‘号’相助

标签:
路遇艺术细胞育儿求知欲自主学习钢琴杂谈 |
分类: 育儿 |
当五月一号你们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奔赴旅游胜地游乐馆场的时候,我们睡眼惺忪疲惫不堪地在去往上班上学的路上,郁闷至极。不过呢,接下来的星期一,五月四号,你们该上班上学了可心还收不回来的时候,咱们放假了!幸灾乐祸呀!(别提五月一号。)五月四号英国日历上写着“May bank holiday”,就是五月公共假日,权且叫做五四劳动节吧(自创,我知道是五四青年节,可咱不是退役青年了嘛)。星期一是多么令人郁闷的日子啊,咱们给避开了,不用上班上学,感觉很爽噢。
因为中文学校星期天照常上课,所以星期六一如既往:备课(平时有自己的工作,只有星期六抽时间备星期天中文学校要教的课),购物,在家做好吃的。星期天上午去见了钢琴老师,好家伙!钢琴老师住在房价最贵的地段;教学用的是三角钢琴,自己还有另一个琴房;号称是此地区最好的老师,学生连年得奖;出书若干;当然授课价格也令人心跳,14英镑半个小时。为了激活老二的几个艺术细胞,豁出去了!(其实是因为老二太活泼好动,想通过学钢琴平衡一下.)
钢琴老师说如果Victor学一阵子不想学了,妈妈如果愿意可以接着学,--这是在说我呢.看出来了哈,快乐牛我的艺术细胞直往外冒啊,憋都憋不住,一下就让钢琴老师捕捉到了。(估计是钢琴老师想换更大的房子了,咱撞枪口上,给人送钱去了.)
虽然热切盼望放假,但必须合理安排好时间和活动,不然老二在家除了电视就是电脑,再就是去厨房找吃的,那腐败的肚肚越发鼓胀了。因为天气不太好,就决定又去DISCOVERY MUSEUM。一家人逛博物馆的好处是大家的注意力在一件事情上,这是相对于在家里互相不搭理各干各的而言。而且我们总会给孩子讲讲这说说那,回答孩子的问题;在博物馆这样的环境里跟孩子一起看,一起玩,一起天南海北地聊,这对于拓宽孩子的知识面,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会有帮助的。快乐牛个人认为求知欲是自主学习的强有力的动力.
虽然来了很多次,可一进门,老二仍然假么假式地看看Discovery Museum的参观指示图。
好不容易记得带上相机,却没电了,所以今天的照片全是我的手机拍的。上回用手机拍了一张五彩落叶的照片,反响不错,只是分辨率太高,占地太大,就降低了手机分辨率,这样可以多放些照片,可是照片就不好看了,颗粒很粗。‘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此事古难全’。(又滥用了!)
老二玩这个东东一直有美女相伴,他就更来劲了,发挥超常。那黑管子里有空气喷出,老二要利用那气体让一个塑料球在空中保持平衡,并让小球从一个环中穿过。看着容易做起来难,一不留神,那球很容易掉下来。
这是一个需要四个人合作的装置,四个人用四种手段将一个小球运送到目的地,分别是杠杆,齿轮,旋转手柄和滑轮。四个素不相识的小朋友配合相当默契,玩了好多遍,搞不定的时候围观的爸爸妈妈齐上阵。
老二的右手上下快速移动那个白色的木板,就发电了,小屋里的灯全亮了,旁边的风轮也旋转了。现在这玩意儿对老二已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太容易了。他不知道他老娘我上了好几年大学学的就是怎么发电变电管理电的。我给他通俗易懂地一讲解,他看我的目光里顿时就多了几分崇拜。我说,小子哎,你还嫩点儿,不就是英文比我说得地道一点儿吗?别总居高临下看我.老二就说“居%¥#*下是啥意思?”我说“上中文课时好好学啊!”爸爸说我有点儿公报私仇的意思,就私下里给儿子解释‘居高临下’。
我带老二在博物馆的一个厅里玩的时候,遇上一中国女士和一英国(?)男士也领着俩孩子在那儿。那女的看见我后抱着小的直奔我来,问我“Are you Chinese?”,我直接回了:“是呀,咱别说那鸟语了行吗?”她说“太好了!我沈阳儿的,你呢?”我告诉了她我是哪儿人。她对我好一通打听,别人问了我还不好意思不告诉人家,不然好像我要瞒着人家什么似的。然后她说她在沈阳跟那男的结的婚(?)生的孩子,来英国才俩月,她说“我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我太寂寞了,太孤独了,我难受死了,我可以去找你玩吗?可以给你打电话吗?你留个电话给我吧。”我说“行啊,我在这儿有挺多的朋友,如果需要我可以介绍你跟她们认识,周末我们可以带孩子一块儿玩啊。”就给他们留了座机号,她老公拿出手机来记下了我的电话号码(能听懂中文?)。事后我告诉孩爸,他说你怎么随便就把家里电话给别人了,应该给手机号啊。对呀,我怎么把家里座机号给别人了呢,快乐牛害人之心基本上没有,有一点点也仅限于在家庭内部的某个人,可防人之心全无啊。这样不好,有待提高。
又开始上班上学了,日子还是要日复一日地过下去,琐碎,繁杂,劳累,烦恼是填充日子的主要元素,所以除了假日带给我们的快乐,更多的还是要有自得其乐的本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