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W和P是一对中学的校园情侣,如果说依然像16岁时那样冲动有点不现实,毕竟8年过去了,但是W觉得自己对女友也算得上是一往情深了。W说“我从来没出过轨吧,并不是没人喜欢我,没人追我。”对此P十分不以为然,“难道说我就没人喜欢了么?”好,在这点上俩人算是打个平手了。“我可从来没忘记过你的生日吧”,这点P是没有非议的,但她觉得以W是手机设计师的身份,整天跟手机打交道,设置个“提醒”也该不算难事吧。“可是,什么情人节、纪念日那就难说了,有时候提醒他了都记不住。”W说对于这些抱怨他还能忍受,最让他受不了的、也是最终感觉自己是“被迫”答应结婚的、答应后却越想越难过的事情就是“她越来越神神经经的,多少年了,我觉得她落下‘病根儿’了,动不动就跟我说‘你发誓’,那些要求就更离谱了,什么发誓绝对要让她幸福,要不就是发誓绝对不喜欢其他女的,绝对不能离开她,有时候还让我发誓说如果我喜欢别的人就不得好死,这都什么啊。”
W说P的不智举动甚至蔓延到他的单位,“这也不能都怪她,怪得怪我傻,谁让我一厢情愿地信任她呢,觉得她是大人了,我们都成人了,该不那么幼稚了吧。”W说的是有一次单位组织外出郊游,P平时难得有这样机会,一直以来她就很依赖自己,基本没什么自己的朋友,俩人是同学,可连班里至今有联系的女生也是冲着自己才跟她交往的,“对,对,别人都是冲着你来的,尤其是女生!”听到这P有点不耐烦,声音也高了起来。“你看见了吧,一听女生就这样,那天去郊游也是这么一出。”简单说,自从集合开始,一路上P就因为W的左右逢源而阴沉着脸,一会儿嫌他坐在座位上来回乱转,一会儿嫌他说话声音太响“一副没教养的样子”。事情到聚餐时发展的不可收拾,当W被本部门的几个女同事灌酒的时候,P竟动怒,摔了筷子,扬长而去。
P对于W旧事重提十分不悦,在我的询问下,她虽承认那次是自己失态,但却反复强调,自己当年是年级首屈一指的尖子,但因为“可怜他,怕影响他高考成绩,才答应跟他好,而且还就和着他的成绩报了低志愿,要不是我牺牲自己,我们俩怎么可能上同一所学校,我学习比他强多了。”说到这里P十分骄傲“那时候他是怎么跟我说的?!‘我什么都听你的;你指东,我绝对不去西;不主动跟你吵架,每次吵架都让你赢;绝不偷看其他女生;一辈子都让你幸福。’他做到了么?哼!”P越说越激动,W越听越不耐烦……
W最后跟我说“她这个样子就让我非常后悔当初说的那些没头脑的话,我那时怎么话就那么多呢!”
[案例2]
M已经29岁了,父母对自己的希望她太了解了,大概从24岁左右父母就把相亲作为了她择偶的方式,并一直致力于此,不知疲倦。M是个聪明、孝顺的孩子,我很好奇她竟忍心让自己年迈的父母那么着急,而且一再地推辞掉看似不错的相亲对象。一次机会她主动透露了自己的过去,使我对她又有了深层的认识。“我父母是不知道的,我不想让他们伤心”我明白M的意思,并答应她不会向她父母透露“第一个让我失望的是大学一年级的同学,两人什么好听话都说尽了,一个男人能给女人所有的承诺我都听过了,可半年,才半年,暑假期间他跟家里人出去旅游了一次,就什么都变了。”因为是同班,无法回避的见面使M接下来几年的大学校园生活一直都很别扭。“后来就是工作单位的上司”我注意到M说到这里眼睛里有泪水“我能做的抵抗都做了,可是他很执著,我没办法,因为他对我那么好、他人那么优秀……”然而作为婚外恋对象,M的处境十分尴尬,爱人的海誓山盟羁绊着她,更让她的少女情怀得到寄托;但是一段婚姻的结束不那么容易,爱人还有自己的社会地位需要顾忌;于是,就这样一拖再拖,“至今不能分手,我提过好多次,可一提他就急,没完没了地缠着你,要不就破罐破摔伤害自己,我不忍心催他、更不忍心逼他。可是,有些话听多了,我也就不往心里去了,也不信了。”
[关键词语]
承诺
[名词解释]
要约和承诺本是一对法律权义,一个要约配合一个承诺;有时因为承诺方提出新的要约,成为了新的要约方,双方的权义还会发生变化,但无论变化如何,无条件履约都是必要的。如果把这个过程完整投射进情感,那将是一对怎样完美的情侣啊!――可惜的是,法律与情感,他们真的就不是一回事。
无论男女,对情感的承诺,我们可以这样想,至少在他们说出口的时候,真是那么想的,真是那么希望的,真是那么打算的,这就够了。接受承诺的人千万别因此认为自己就是债权人、对方就欠了自己的,因为情感的付出前提是自愿,接受的同时也揽下了可能发生令自己不悦后果的可能;如果你对对方的承诺咬住不放,除了能让你更加难过外不会有其他建树。
无论男女,要将理想化的承诺跟可实现的目标无条件地加以区分,否则纠缠起来,会让别人觉得反倒是你不解风情。同时,属于自己该操心的部分,不可因为依赖、懒惰等任何拿不出手的理由就翘着脚等着天上掉馅饼。比如:即使人家说“我会让你一辈子幸福”,你不得想想“我的幸福是什么他是否知道”这个问题么?再有“我会让你终生快乐的”,这是个极不靠谱的承诺,因为你是否快乐,他根本是毫无办法,自古博红颜一笑难于上青天,已是多有记载的事实,到时候一个“我尽力了,你就是无法讨好”,你能有什么办法?!
[小提示]
我知道,有时心里时刻想着“他答应了我……”是件让人内心很踏实的感觉,但是,美好的愿望跟现实从来都有差距我们也是时刻不能忘记的;让我们永远记着那个人信誓旦旦时我们的快乐吧,如果实现了说明他/她人品好;如果没实现,说不定他/她尽力了,怎么办呢,世道艰辛啊。
这么说起来让人有点丧气:难道说人不能有期望?难道说对情感不能有要求?――那传说中潘多拉盒子沉底儿的玩意不就是希望么?
我试图告诉大家的绝对不是让人们放弃希望,可是,如果您的希望全指着别人的作为来实现,自己一点辄都没有那就危险了。所以说:
1.
如果对方的承诺跟他的行为差距太大,就别再老揪着那个不靠谱的承诺不放了,
先看看是不是已经真情不再?或者是检查一下自己的言行是不是已经不招人待见?又或是你们之间太久没交流,人家都忘了自己过去说的,而您也一直没提醒过他……
2.
如果你们已经交往了一阵,你察觉出对方过去的承诺跟他的行动力差距很大,而
人家确实已经尽力了,又一直对你“一颗红心”,那么一个过时的、没有与时俱进的承诺理当跟随俩人的成长脚步得到合理的校正,这样才体现你的“宽大为怀”。
3.
承诺有时是有时限的,有时是有条件的,更多时候是盲目的。做出承诺的人很多
时候并不认为你需要记住它们,更多的时候是要让你跟他一起体会说出承诺那个瞬间的心跳、热辣和颤抖。那样的承诺如果一旦被用来说事会被认为过于有心计、过于世故而不那么可爱。
因此,有希望固然好,但善解人意、自给自足却是人们对待情感的首选态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