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景中――P是销售员,D是他的主管,他俩正就一个失败的投标向主管领导陈述经过:
P:资料我都预备齐了,可咱们公司的产品定价太高。
D:我跟你说过在配套产品上多下点工夫。
P:你跟我说的时候已经太晚了,我来不及准备资料。
D:你自己负责的产品应当很熟悉,没有资料也应该说得清楚。
P:我觉得你这么说有点不负责任,产品能乱说么?
D:你的意思是,如果不看产品资料你连简单的介绍都记不住?我早跟你们说过要熟悉产品。
P:你能记住所有产品的性能参数么?
D:最起码要卖的东西我能记住。
……气氛开始越来越紧张了。
生活场景中――Sh和W是一对夫妻,他们正就节日计划进行安排。
Sh:这几天你到底是怎么安排的,是不是能先说说啊?我要不问你,你就这么一直拖着。过节车票不好买,你又不是不知道。
W:我怎么没说啊,不是说好了各自回家么?
Sh:你什么时候跟我说好了啊?我根本没同意。这像个家样么?你不要面子,我还要呢。
W:每次过节你都得这么闹一通,让人干什么都没心情。
Sh:我闹?要不是你们家人不懂事,我会这样么?我就够讲理的了。
W:你说我们家的时候客气点啊。我们家人不懂事?你们家人那叫懂事啊!要不是我脾气好,早跟你哥急了。
Sh:我哥那是向着我。要不是我能忍,你说就你妈妈对我那态度,你自己好好想想吧。我告诉你,咱俩要不是我能忍,这日子早就过不下去了。我不爱跟你一般见识就是了。
W:呵,还你不爱跟我一般见识。我忍你忍多久了,我看你是不知道啊。
……对话开始越来越难听了。
关键词语:
自我服务偏差
名词解释:
另一个影响归因的思维偏差叫“自我服务偏差”:任何人都会认可自己在成功中的作用而想避开在失败中的责任。当关系发展顺利的时候,我们会充分肯定自己所做的努力;但当关系恶化的时候,就会强调对方应当承担的责任。于是,自己犯错时常使用的借口当对方用的时候我们会轻易找到漏洞加以抨击。
小提示:
归因的积极/消极模式是人们造就幸福的一种能力。
面对困难和错误,一类人倾向于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尽量把恶果淡化,把对方往好处想;另一类人则是倾向于大惊小怪,动辄上纲上线,时常做出维持苦恼的归因。那么什么样的组合更有可能获得幸福感就不言而喻了。所以,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说法:
幸福的永远会幸福下去,不幸的总难免不幸。――一切决定于你的思维方式是否选择感受幸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