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嫉妒的威力

(2006-11-14 12:34:33)
分类: 社交心理

 

嫉妒心理 因比较的差别而产生,由差别带来的不平衡而得以愈演愈烈。嫉妒心理总是与不满、怨恨、烦恼、恐惧等消极情绪联系在一起,构成嫉妒心理的独特情绪。它有几个基本特点无论怎么伪装也会暴露出来。

一、嫉妒的产生是基于对立面的差别。也就是说,无论嫉妒的人选中的嫉妒对象是具体人,或是人和现象的组合,或者是单位跟单位比、家庭跟家庭比,都会滋生出那种“酸溜溜”的腻歪劲。差别可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差距:比如财富的多寡、外表的美丑,也可以是类似才能、地位等非物质的差距;有的时候甚至是些象上述事例那种比较虚幻的感觉:比如谁对谁更亲热;更甚者还可能是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威胁或伤害的臆想:比如上司因嫉妒下级的才干而断定自己今后将被其取代。

二、嫉妒具有明显的对抗性。它来源于比较过程中的不满和愤怒情绪,由此会导致不少消极行为的产生,有时就算玉石俱焚也在所不惜。

三、嫉妒心理具有普遍性。很少有人愿意直言自己刚刚冲口而出对他人成绩的贬低是出于嫉妒,其实嫉妒是很自然的情感,古今中外无人不有是个负责任的说法。有位希腊的哲学家曾经说“嫉妒是对别人幸运的一种烦恼”,别人的幸运时时发生,我们又怎能不烦恼呢?

四、嫉妒心理具有与时俱进的发泄性,想摆脱不很容易。一般来说,除了轻微的嫉妒只表现为内心的怨恨而不付诸行之外,极大多数的嫉妒心理都伴随着发泄行为。并且,这种发泄的欲望具有无法轻易摆脱的顽固性。“嫉妒是不会休息的”这句培根的话非常形象。

概括嫉妒产生的的根源,大致会发现跟人性格、受教育程度、家庭教养方式等背景资料相关,选择了一种病态的竞争态度是问题的罪魁。其中,

1)自我封闭又自卑心理严重的人容易产生嫉妒;

2)教条地注重平等也会时常嫉妒丛生,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正是真实写照。

3)自我中心严重,拔尖惯了,看不得他人领先。

4)社会位置摆的不正,常因跟自己不相干的人的成绩而烦恼,横竖无法潇洒人生。

5)大闲人一个,整天闲急无聊,以挑别人眼为己任,这实在是跟人品有关,当然克服起来格外有难度。

6)自我实现受阻时,迁怒他人泄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