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际关系里永远的结--俄底普斯结

(2006-04-26 21:11:15)
分类: 享受精神分析的性感

 

俄底普斯期,被很多人称为恋父/恋母期,我自己过去也多少这么认为的。

起因源自这个名字:俄底普斯王,预言称其将弑父娶母,父母惊,遂弃之于邻国边境被邻国国王所救。长大后的小王子云游时抢劫了一个商队,杀死了首领并将一美妇娶为妻子。当他知道被杀的是父亲被娶的是母亲时无法承受这样的噩耗遂用双手挖出了自己的眼睛……

真是个可怕的故事。

精神分析的祖师将4-6岁孩子要完成的心理发育期成为“俄底普斯期”,很多人(也包括我)肤浅地将这生硬地理解为与性相关的诸多令人不快的经历。后经名师指点终于明白:这个阶段要解决的是“成功与结果的承受”和抢夺战利品的那码子事情。如果这个阶段过的不好,成年后将在正确处理成功后的焦虑方面产生问题,同时也会有应对亲密关系的笨手笨脚行为。比如:对同性的认同和对建立异性之间相处的信任……源于类似故事里说的:与父亲、母亲之间关系的混乱。

比如:“应试焦虑症”即是给考不好创造了最佳借口;

      幼年目睹父亲虐待母亲,成年后要么就如出一辙地恶劣;要么就对女性一味迁就唯恐沦落得跟父亲一样……

因此,拜托父母,在这个时候给自己的位置站好岗:妈妈不要过于强势,多输出些感性的东西,让孩子有喜欢和靠近你的理由;爸爸不要过于软弱,多输出些理性的东西,让孩子有尊重你并从你身上学会纪律、威严和理智的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