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涨期间,该出手时就出手
(2009-07-26 18:26:13)
标签:
买房涨价11000搏弈自我房产 |
分类: 胡说房事 |
最近,同学终于出手买房了,情急之势不可挡让我都有些吃惊。他们选择在这时出手,理由有二,眼看着工资增长远不如房价上涨快,对政府的房产调控不报信心,现在不买以后也许将无能力买;2、通货膨胀越来越厉害,买不动产可以实现保值,抵御风险。
作为一个所谓的房地产行业中人,我在支持同学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前提下,还是觉得有些东西不吐不快,就在这里写来,算是对买房问题的一个阶段性思考,仅代表个人意见。
一、楼市为什么迅猛反弹?
1、
2、
3、
4、
5、
二、决定房价的是搏弈,不是刚需。
这我前面专门写过,其实房价高低是一场搏弈,谁有主动权谁就最终胜出。因为买房者为众多个体而且分散,相比开发商势单力薄、各有心思难以形成有效的合力,也更容易被各个击破,从而失去掌握主动权的机会。同时很多购房者大都背负有沉重的“买房”文化负担,多从众及投资心理,加上交易信息的不对等,很容易被诱导和操纵,常也不知使用自己的主动权。
这些都直接导致其在与开发商等的房价搏弈中几乎完败。所以说,做自己的主人,对于相对弱势的群体,实在是很难的一个事情,也是一场任务艰巨、路途遥远的启蒙。这需要整个社会文化以及政治等体制改革的基础支持,首先需要具有社会良知的媒体和公众人物的大力支持。但从目前阶段看,很多的媒体被管控或者收买、很多专家成为买办、很多应该代表老百姓的组织的先天不足让这种期待似乎只是空想。除非有更多的民众自觉以及政府的倾向性干预,否则一切都只能是幻想,结果永远不能改变。
三、最起码不能做地王的垫背者。
这次涨价原因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地王的重新崛起,让整个楼市仿佛打了一针强心剂。据说有的楼盘,在地王消息之后两天,房价上涨1000多块。
其实,地王成交带动周边房价上涨是自然的事。但这样的现象,于情可解,于理不合。如果说因为地王者让土地价格提升,不如说是因为他们看好了同区域更高端的市场,人家原本做的就是差异化。当周边项目同样因为地价水平提升而提高房价时,除非所有提价项目都做与地王相同品质的产品,相同的客群定位,否则,买房者毕竟买的不是地王的房子,何苦要为其跟风者虚涨的房价买单?所谓房地产的垄断性,从买者来说是一房一个样,与买房者其实也可以说是一个房子一个价,攀比、跟风涨价是行不通的。问题是,大家都中风了,最后是都一齐认同跟风。那结果是自作孽只能自己受,与谁也说不得。不要说,我就看上了地王,我就看上了其旁边的房子,我想说,你想差异化,你想多花钱,你愿意在一棵树上吊死,别人能有什么说的呢。不过可别最后上了人家的床,还回过头来做一幅委屈受辱样。
四、要相信政策的威力,不要对政府的决心失望。
政策在很多时候是出了不少问题,适得其反、南辕北辙、蜻蜓点水、隔靴搔痒等曾让很多人对政策失望,但是对于一些关键性的政策,却一定要看到其威力。本轮的市场下坡,有一个关键政策就是二套房贷紧缩,当然整体经济形势的严峻是深层原因。但今年经济形势就不严峻了吗?看看国家的一些统计等,国家保八的任务完成,二套房贷等政策再次紧缩,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当国家心理不慌的时候,自然不能放任房地产可能的大起大落。进一步深化调整不可避免。政策威力也完全可以观望和期待。
五、当前的高房价就是通胀泡沫的表现。
推动这次交易火热的一个原因就是购房者的通胀压力,要钱不如买房。但也正是因为此,房价就承担了部分通胀压力转移的泡沫,而通胀可能着陆,但房价肯定会跌,这样的风险自然需要买房者承担。赌一把,同样需要勇气。
六、该出手时什么时间出?
其实所谓的房地产预测一般都只能从宏观面上解说,很少有人能预测到具体时间。大势可分析,有规律可遵循,具体点则需要更多的现时现地的条件制约。
所以买还是不买,要买,什么时间买,都不是专家可以指导的了的。如果有专家要讲,看的人都应该报有一个怀疑的心态。对于自住甚至是可能住很长时间的人来说,买房子不是投资,所以只要觉得价格可以承受、后期压力不大,的确需要,买了就买了,晚买不如早买。要是实力不济,非要勒紧库腰带买了,即使房价上涨,买的人日子照样紧缩。要是再跌了,那还不得跳楼?
所以作为一个无房者,我的观点一直是:买房是享受。让房价走去吧,没钱时没法买,坚决不买。脖子被勒紧了,也不能买。有钱了我潇洒地买。这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无奈,也是一种自食其力、作自己主人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