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科技 | 
					
今天看到一篇报道,详细列述了中国概念股最近的强近表现。总的来说是赞述了中国概念股近期暴涨的事实,并且提出中国概念股估值过高的担忧。
 
其实,中国互联网部分海外上市企业估值过高的言论早就出现过,但是,这些仅仅是估值过高吗?
 
不可否认,最近一段时期,“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腾讯、在美国上市的百度、分众传媒、盛大网络、前程无忧、携程网几乎都在不长的时间内完成了股价十倍甚至数十倍的疯长。”但是,这些不仅是国外投资人看好这些企业的表现,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受中国国内最近一些事件的影响。
 
2年前,中国上证指数仅仅只有1079点,而近期最高时已经快突破6000点了,将近6倍的增幅。而在此的基础上,中国国内的上市企业股东的财富也成倍增长,看看最近的富豪榜吧,你能相信那些富豪财产的增长是得益于他们控股企业的净利润吗?
同样,中国股市的火暴让很多人获益,并且最起码在帐面上拥有了不菲的财富,这些都间接促进了中国的整体消费。在这个大势的带动下,国外的投资者近期看好中国概念股也只是看好了中国最近的整体消费能力,并认为这股热潮将对中国企业形成利好,可能在最近的财报中获得令人眼红的数据,并短期催动中国概念股的价格。当然,不否认其中会有长期投资者看好中国或者这个企业长远投资潜力的因素,但是与中国股民的现状差不多,大部分美国投资者看的也是短期利益。否则,我们很难想象一支股票短期内成倍翻番,更何况是呈一个集团规模的股票。
 
妄言一下,中国海外概念股的总体走势应该还是与国内市场挂钩的,国内市场火热,中国概念股获得增长的可能性就大点,反之亦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