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看到一篇大枪稿,感觉里面写的财务数据非常模糊,转换财务概念的手法相当可笑。本人也写过枪稿,可从来不敢弄过多的财务数据来粉饰文章,特别是那些没有上市,不用公布财务资料的公司自己说的数据。
这篇文章名为《铭万网年度业绩达1.2亿元 称将提速冲刺纳市》http://tech.sina.com.cn/i/2006-07-20/09511046805.shtml
文章中说一个号称国内首个“企业门户”模式网站的铭万网首个年度业绩达到1.2亿元,并且会将原计划在2008年赴美纳斯达克上市的计划提前。(那就是说至少在2007年上市)
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1.2亿这个数字:表面上看,1.2亿这个数字非常庞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是这个网站整个年度的业绩,也就是说一年总收入1.2亿。这里面规避了一个很重要的数据--利润。我可以知道你的收入是1.2亿,但你的投入是多少,要知道做企业最看中的还是利润呀。不知道漏掉这个重要数据的记者是有心还是无意。
再往下看,文章介绍这个铭万网基本上是做B2B的,虽然文章一再强调此B2B非彼B2B,但仔细看,还是没有摆脱B2B的范畴。但是请注意这个网站是2005年7月才成立的,网站初期肯定业务量非常少,也就是说它的收入绝大部分是后半年拿到的。而中国B2B的老大阿里巴巴在2005年的财务数据又是怎么样的呢?
据浙江省工业经济联合会、浙江省企业联合会、浙江省企业家协会统计,2005年浙江纳税百强最后一位的康奈集团2005年的纳税总额为1.11亿元,阿里巴巴的名字并未出现在名单上,也就是说阿里巴巴的纳税额在1.11亿元以下。而综合艾瑞、中科院、易观等调查公司的数据显示,阿里巴巴在中国B2B市场上的份额达到了70%左右(各家的数据不尽相同,综合一下大概是这个数据),再刨去慧聪、金银岛、买麦网、环球资源这些知名B2B企业所占的份额,余下的市场应该不到5%。再减去众多垂直B2B网站,铭万网这个“小字辈”能占到2%的份额就已经谢天谢地了,这样,铭万的纳税额最多也就只有300多万。300多万与1.2亿的差距大家都明白,数字游戏真的很美妙。
纳税额300万,利润又能有多少?以这点利润要在2007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笑话!把美国的投资人都当傻冒了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