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个人博客的谋生路

(2006-05-08 14:22:51)

出处:电脑报

博客的最初形态只是网友们记录自己生活片段或者抒发情怀的网络电子版,是网友在互联网上的日记。所以,最早的博客可以说是私密的,是不对外的。当然更不可能谈什么用博客来赚钱、来养家糊口。不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关注个人博客的受众群体越来越大,博客们逐渐认识到个人博客将成为说明自己看法、展现个人魅力的舞台,于是更多的博客开始期盼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而已经成为博客明星的则开始考虑博客到底能为自己带来什么,自己是否能通过这个个人爱好来得到一些利益,甚至以此为生。

Jason Kottke的尝试

Jason Kottke是个网页设计师,在开办自己的个人博客以前,他有着令人羡慕的工作与不错的薪水。但生性喜欢自由的他已经厌烦了每天千篇一律的生活节奏,厌烦了老板为了利益不断向他施压的嘴脸。于是,当他无意中开办的个人博客开始为他带来收入时,Kottke欣喜若狂,他认为恢复自己自由个性,摆脱自己不喜欢生活方式的机会来了。2005年2月22日,Jason Kottke毅然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个人博客中去了。按Kottke的话说,他是要把个人博客当成一家新创公司来运营,这将是他终身的职业,也是他终身奋斗的目标。

但一年以后,严酷的事实让Kottke不得不宣布放弃了这个曾经带给自己梦想的职业。一年中,Kottke忘情的投入博客写作,并向经常性读者收取小额费用。但令人失望的是截止到他放弃这个想法,他也只得到了3.99万美元的收入,对Kottke来说,这点费用并不足以维持他及他的个人博客的生存,于是,他只能选择了放弃。

国内博客赢利风生水起

相比较于国际上的博客,国内的博客们一直比较低调。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国内厂商对博客模式的看好。KESO,这个被誉为国内博客“教皇”的人首先就成为了大家的目标。日前,和讯宣布在KESO的博客上投放广告,为期一个月。虽然广告费的数目仅仅只有几千块人民币而已,虽然KESO在广告投放时间过后宣布不再“玩”了,但这“星星之火”却已成“燎原之势”。在此之后,国内著名博客赵江又获得了书生公司12万元的广告费。而娱乐明星徐静蕾也凭借自己博客的超高人气,获得了厂商的青睐。

不止名人博客可以赚钱,普通的博客们也可以凭借自己博客的专业性来获得利益。和讯在与KESO的合作中尝到甜头后,又将眼光放到了普通博客身上。据说和讯打算寻找一千个博客投放广告,并把这些博客地址和流量进行打包“外卖”,而有消息说和讯这个创意已经吸引了某厂商80万元的广告费。不止是和讯,一个搞博客聚合的Bolaa网站现在已经开始实施这个捆绑博客流量卖广告的计划,有些普通博客已经从Bolaa网站手中拿到了“真金白银”。

可以说,现在国内的博客已经初步找到了赢利的门路。名人博客可以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去给广告厂商利益。而普通的博客也可以通过联合,将N个博客的关注度叠加,从而获得广告厂商满意的效果。应该说,如果名人博客获利还可以看成是个别现象的话,那Bolaa与和讯将博客进行打包“外卖”的模式已经彻底开启了博客赢利的大门。不止是博客,社区网站、个人网站都可以借鉴这种模式实现赢利。可以预见,这种模式将对整个WEB2.0产业、整个互联网产业形成冲击,从而加速互联网整体的融合。

纷争:博客作者与博客运营商谁应得利?

不过,博客赢利刚刚开始,很多问题却已经出现。

前段时间,娱乐明星徐静蕾的博客获得了某厂商的青睐,想在上面投放广告。但徐静蕾博客的服务提供商--新浪却也不想放弃这个赚钱的机会,新浪创始人之一、现任新浪总编辑,博客业务总负责人陈彤的意见是:“博客上的广告应该属于网站。因为网站为了提供博客服务,付出了大量人力、财力。”面对点击率的上升带来的新问题,陈彤态度坚决,表示不会允许单个的博客直接拉广告。

笔者个人认为,在博客赢利分成这个问题上,大家大可不必那么“着急上火”。从成本上讲,博客运营商提供了空间、提供了带宽,所以,人家想分点利益无可厚非。而博客在付出了自己劳动后,得到回报也是天经地义的。其实,现阶段能从博客上获得利益的还是很少的,没有人能只凭博客带来的那点利益活着。而博客作者与博客运营商的争执不下也只能让广告厂商望而却步,从而损害了整个博客赢利这个新兴产业。既然这样,不如大家各退一步,坐下来具体谈谈,利益均沾,皆大欢喜。

虽然,博客赢利现在还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但随着互联网产业的整体发展,博客势必将独立出来,形成类似今天网络游戏那样的互联网周边产业。那时,也许无数个Kottke将抛弃死板的工作,成为博客这个产业的中流砥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