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电影情感时尚文化娱乐 |
分类: 青松的推荐 |

活动由尹然自“母亲和家乡”的主题开场,“母亲和家乡”这个永恒的话题不知不觉贯穿人的一生,固定一个人对食物的口味、左右对人物的喜好、影响对事情的判断,人们常常在现实生活中忽略这种具体又广阔的情感,有时想要挣脱,有时又在追溯,情感因为复杂,却又蕴含力量,这种力量,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
作为那个“十七岁离开了家乡沈阳,因为感觉那里没有她的梦想”的艾敬,年少离家追逐梦想,儿时的父母和故乡留给她的记忆都成为日后她丰沛的创作源泉,但与此同时,她也深切地体会到由此付出的代价……近些年,她越发明白什么才是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随着被艾敬称为自己生命中的“航母”的母亲的离去,艾敬再也无法按捺住内心对母亲和家乡的呼唤,她无法再等待,她要用一种特别的方式祭奠她的母亲,回报她的家乡。

艾敬在分享会中谈到,《我的母亲和我的家乡》这本书是对去年于家乡沈阳中国工业博物馆同名展览后的一个图片及展览综述的文本的汇总,既有现场展览图片,也有作品创作过程及展览筹备的文字!也有该展览的学术研讨会的总结。艾敬说自己这本书的写作受到了哲学家及艺术史论家雅各布·布克哈特的影响,她曾于书中引用过一段文字:“艺术家和诗人能够赋予自己所感受到的东西以高尚的意义……即使悲剧也有抚慰人心的特性。”艾敬的母亲四年前离世,面对这样的悲痛,她仿佛具有了一种力量,这使得漂泊在外的她义无反顾地想要回归,回到家乡。2018年的10月,艾敬在沈阳中国工业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名为“我的母亲和我的家乡”的大型展览,并在展览过后,持续地完成了这本倾心之作——画册《我的家乡和我的母亲》由活字国际策划,香港中华书局出版。


汪家明老师作为艾敬多本图书的出版者,对于艾敬可谓是了解至深,他说,艾敬的艺术,主题是“爱”,爱总是挣扎,艾敬的展览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展览和出版,母亲和工厂、传统和现代、冲突和融合正是她内心创作的宏大主题……

对于出版人汪家明先生的支持,艾敬在现场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将自己作品的衍生品赠与汪老师,祝愿汪老师保健身体,做出更多的好书。

在这本主题是“母亲和家乡”的画册中,除了艾敬自己创作的作品,还有一件特殊的影像作品,即是由编剧程青松策划、导演张大磊导演的《线索》短片。两位热爱音乐的创作者谈及与艾敬的交往与合作,风趣又真诚。他们都是艾敬早年音乐的追随者和爱好者,程青松说当年寄给艾敬的信也不知有没有被拆?张大磊六年级时被艾敬的《那天》打动,自此与音乐结缘……命运的巧合和安排就是如此神奇,多年后,程青松结识了自己喜欢的艾敬,随着自己投入的电影工作的深入,他也机缘巧合地将张大磊导演介绍给艾敬,因为他在他们身上发现了一种很隐形的相似性,正是这种朦胧的共鸣,他们三人结缘,在很短的时间里便创作出了《线索》。




嘉宾邹盛武(左二)、聂竞竹(右三)、胡晓航(右二)

设计师聂竞竹对此有深刻的认同。她谈起去年自己第一时间步入工业博物馆硕大、空旷的冰冷空间,无法想象一个娇小的女性艺术家如何用作品与之对话和充盈……然而布展之后,当她再次进入展览的时空,曾经悬在她脑中的问号瞬间被一个巨大的叹号替换,她被植入作品的工业空间深深震撼。编辑尹然对此也表达了相同的感受体验,他们同时认为这是艾敬对于物质和材料以及空间的布控能力使然,而这种能力,不仅体现在展览、画册,更体现于艾敬与他们的充满挣扎与艰辛的具体工作之中。



活动上令人感动的部分还有现场热情的读者,当艾敬“十七岁那年离开家乡沈阳,因为感觉那里没有我的梦想”时,其实关于“母亲和家乡”的故事已在、正在、一定还会在大多数的青春里继续上演,带着自己故事前来的观众,不吝分享自己那些相似又不同的“母亲和家乡的故事”。正如艾敬所说“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生死离别,我的母亲走了,老厂房也不复当年,人去楼空,我想要从中找出一种能量面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当我们不停讲述,母亲和家乡就还在;当我们不停讲述,母亲和家乡就会从记忆里走出来,只要我们不停讲述,我们就会知道接下来我们该要怎样做……

2019年最后一个冬月,明媚温暖,让我们共同期待新的一年——2020。
艾敬,沈阳人,十七岁离开家乡沈阳,1990年代初以一曲《我的1997》风靡亚洲歌坛,创下华语唱片销售纪录,她的那首《流浪的燕子》曾经深入人心,低吟浅唱出一个人漂泊异乡的孤寂以及追寻理想的铮铮信念。
十几年过去,艾敬让人意外地以当代艺术家身份重新回归大众视野,通过十多年的耕耘与实践,创作出大量视觉艺术作品。她的绘画、雕塑及装置艺术作品在国内外博物馆和美术馆多次展出,2017年获美国赫希洪博物馆“32位全球顶尖女性艺术家”称号,期间出版有《艾在旅途》《挣扎》《对话》等多部阐述其创作理念的图书。
当年她在《我的1997》中唱道:“我十七岁离开了家乡沈阳,因为感觉那里没有我的梦想……”然而,今天的艾敬却表达出自己想要回家的迫切愿望。
2018年10月27日,艾敬在中国工业博物馆举办了“我的母亲和我的家乡”个人艺术展。时隔一年,艾敬新书《我的母亲和我的家乡》由活字国际策划、香港中华书局出版。全书中英双语,五万字,二百余幅彩图,是艾敬同名展览的完整纸上呈现。内容包括艾敬个人艺术笔记、中外学者评论文章、展览作品和现场图片,是一本达300页的印制精美的画册。艾敬在书的第一页写到:“谨以此书献给我的母亲。”同展览一样,这是艾敬献给母亲和家乡的又一份沉甸而温暖的礼物。
活字国际简介:
传世活字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Type International)由著名出版人创办,是一家融图书出版、新媒体运营、版权经营于一体的内容编辑出版机构和知识服务商。公司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致力于打造海内外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