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的推荐

(2009-04-17 10:52:57)
标签:

娱乐

肖风

现代乡村三部曲

我们的推荐

 

 

张宏森(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剧作家):

肖风是78班,是第5代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从《一个和八个》开始,他已经在中国电影历史上留下了非常深刻的脚印。他在温习第5代的同时,也在刷新着第5代的精神。这三部作品可以说是他出手的一个尝试性的,探索性的笔法。我想说,只要有了一批像肖风一样,怀着非常强大的情感力量,又带有一种执著的精神,顽强的用电影书写,表达农村。我想这样对我们有份量,有价值的农村题材作品的呼吁会很快变成现实。

 

康建民(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电影导演)

《喊过岭的故事》扎扎实实地反映了生活的本身,这种厚实感,这种质朴感,是我们在家里闭门侃是侃不出来的,看完了影片甚至让我想到了赵树理,周立波。肖风能这么执着、这么热情地去表达农村生活让我感动,谁现在还能这么对农村题材感兴趣,下这么大功夫在农村影片上做文章,还是做三部曲,而且还这么有厚度有闪光的地方。肖风的片子,就是跟着这些农民一起思考,一起活着,完全没有创作者高高在上的那种感觉。

 

苏叔阳(电影剧作家):

肖风的电影我看了很感动。我是带头鼓掌的,我为肖风和编剧执著的职业精神深为感动。这样一个喧嚣的时代能有这样一部影片,是我们影人的清醒剂。《海的故事》每一个细节你都很难挑出它不真实,或者说不是生活的地方,几乎你挑不出来,而且人物性格发展的心理脉络非常之清楚,如果它是一篇小说,这篇小说是非常好看的。这部影片让我感觉到中国电影还是有希望的。

 

王一川(文艺评论家)

第一点,我赞扬肖风导演坚持走现实主义的路,坚持把镜头对准普通人卑微的日常生活。第二点,刘迈把影片中渔家女这个人物扮演得可圈可点。她的表演和刻画,我觉得是这部片子中的一大亮点。第三点,肖风导演坚持真实第一,日常生活中命运的改变和希望就在日常生活本身,表明了日常生活是不幸的,但饱含了深情,蕴含了一种视觉的美。

尹鸿(电影评论家

肖风的片子藏着巨大的社会隐喻,我感觉到应该是有意识的。真正反映出了这个时代的变迁中,所需要我们底层民众付出的代价和可能付出的代价,《清水的故事》象是一个以小说为基础的电影,文学性非常好,所有的人物对话和对话状态都非常到位,编剧给了它语言的爆发力太强,强度保持得非常好,看下来不累,改变了一些纪实风格的影片沉闷,平淡的状况。

 

程青松(电影编剧、电影评论家):

肖风,2009年,携“现代农村三部曲”为中国银幕带来久违的清风;《喊过岭的故事》、《清水的故事》、《海的故事》,陌生而又新鲜的片名,如同中国当代乡村的清明上河图画卷,围绕着有关伦理、亲情、爱情的故事,真实地呈现了在时代变革的背景下的世俗面貌与众生相,充满对沉默的大多数的真挚关怀。

黄式宪(电影评论家)

1984年肖风在做《一个和八个》,25年后肖风在艺术上更追求一种境界了。不同流、不趋势、不媚俗,这点品质很可贵。《海的故事》之所以让我感动是灵魂的窗口。有两个画面让我永远忘不了,少年的小鸥对着海浪照镜子,很浪漫;长大的小鸥穿上新嫁衣那条新裙子,那种欢喜,喜悦又重复了前面的画面。肖风的片子在影像里做到的返璞归真,而且还是在诗化的影像里。

 

彭加瑾(文艺评论家):《喊过岭的故事》情节丰富,人物饱满,可看性、艺术性和真实性结合得非常好。每一个人物都很扎实,每个人物都带着生活的底蕴,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的,又是从历史深处走来的,人物刻画是成功的。这部片子很好的处理了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创造,特别是肖风这样有自己明确的个性追求和风格追求的导演,怎么处理好艺术和观众的需要,结合得很好。

 

陈晓云(电影评论家):《清水的故事》是近年来少见的有现实关怀,有品格的影片,它的价值是超越了农村还是城市题材的限制。我们视觉看到的基本上是和乡村有关,但是它带来了另一个空间的气息。导演思考的是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带给当代中国人生存观念的冲击。

 

陆少阳(电影评论家):肖风导演的这三部片子看后有三点想法,一是展示新世纪、新农村生活的影像志,二是有质感有生活气息的风俗画。三,新旧交织、悲喜共存的情感奏鸣曲。我觉得这三部片子在电影文化上有了足够的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