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程青松:奢侈的成为同性恋人

(2008-11-30 23:46:51)
标签:

同性恋

格调

程青松

情感

《LADY 格调》2008年第12期专访,近日上市

 

程青松:奢侈的成为同性恋人

编辑/宇虹 文/肖里 摄影/云飞(色摄社)化妆/陈派 场地/新岛咖啡蓟门店

 程青松:奢侈的成为同性恋人

【小标】他做了中国大陆娱乐圈第一个通过博客出柜的同性恋,并身体力行的去消除大众对同性恋的负面理解。

 

程青松最喜欢他笔下的“程闯”和他的妈妈,那是出自程青松的毕业剧本《生于1966》剧本里的人物,他甚至做梦梦到过他。而程青松却不愿意做他剧本里的任何一个角色,“因为每个人都有问题,遇到了麻烦,我当然还是希望生活平静。”程青松是个坦诚而率真的人,他做了中国大陆娱乐圈第一个出柜的同性恋,并身体力行的去消除大众对同性恋的负面理解。而他自己最想做的、也是他生命里最重要的三个事儿是——写剧本、看电影、旅行。

2005年12月27日,程青松在自己的空间里发表了一篇博文《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由此程青松博客就成了大家最关注的地盘。当初,程青松只是想做一个试探,“如果因为这一下失去了朋友,失去了事业,我就认了。”然而事情且出乎意料朝着另外一个方向走去,“我的父母完全支持我,我的朋友完全支持我,这点也很重要,也就没有困难了。街上忽然跑过来一个人,骂你一句,那个是构不成伤害的。”程青松说。

程青松的博客里,很多文章的提取的标签都是相同的词语:公开同志身份、同性恋、情感、程青松。他说“很多艺人都会很配合的去炒假绯闻,但绝对不会去公开自己的同性恋身份,就算真的是同志都要去掩盖,不去做一个好的示范。”

2006年11月23日,他发表了一篇“同志们既要争取,还要感恩”的博文,用一句话的方式非点名道姓的公布了大陆娱乐圈同性恋者。然而这一次试探,远不如第一次那么成功,虽然他使用了障眼法,用一句话概括几个人,但是当天就有很多人给他打来电话,要求删除帖子。程青松很坚持,“反正都发出来了,为什么要删掉?”压力对他无所谓,悲哀倒是真的,“他们根本就不愿意去承认,因为觉得这种身份是污点”。

 

【小标】“80年代,别说我们,就连我们的父母都不知道什么是同性恋。”这一次恋爱,让程青松彻彻底底知道了自己不喜欢女性,只喜欢男性。

时光退回到80年代中叶,那时候的程青松还只是小镇上的电影放映员,伴随着电影机吱吱嘎嘎的声音,他的青春岁月就是在等待观众入场、关闭观众席的灯光、开启大幕、放映电影的程序中度过的。之前,他从来想想过性取向那么深奥的问题,但他却在不经意间喜欢上了一个男孩子。每次,他带着一沓零碎的钱币去银行存入一场电影票的收入的时候,最喜欢看的就是那个男孩子飞动在零碎钱币里的修长的手指,他觉得自己爱上了他。

“80年代,别说我们,就连我们的父母都不知道什么是同性恋”。程青松跟这男孩谈小说,谈文学,两个有着共同爱好的人就走到了一起。“当时在一起的时候,就是互相喜欢,也没有想太多,这个是什么”。如果不是后来那男孩的妈妈发现了他们不太寻常的恋情,程青松是愿意一辈子这样生活下去的:他帮程青松在河边洗衣服,跟程青松一起闻着墨香看他刚刚发表的小说……其实,那就是程青松心里的生活样式,很简单,没理想,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幸福而愉快。可他的妈妈打碎了他们的一切,甚至两次试图私奔不成。

“太像电影了,我们老是偷偷见面,他妈妈给他调到另外一个地方工作了,我还会利用出差的机会去跟他见面。现在想起来挺悲伤的。”这一次恋爱,让程青松彻彻底底知道了自己不喜欢女性,只喜欢男性。这段上天恩赐的爱情,也使程青松“不震惊、不彷徨”,对于相互喜欢来说,男性和女性并没有分别,但对当时的小镇确实一记重磅炸弹。程青松反复说,“李银河老师说‘对于一个底层的人来说,成为一个同性恋是一个多么奢侈的事情。’其实不单是当时的小镇,就算现在,这也是个很艰难的事儿”。

带着伤痛的心情,程青松考取了北京电影学院。“当初,我只是就觉得我必须离开,根本不着掉能不能考上,没有出路,也很绝望,我赖以生存的情感没有了。”伴随着小镇的风风雨雨成为了过去,他已经不再是那个走在街上,让人指指指点点的人了。“在电影学院,也有喜欢我的女孩儿,我也曾经想是不是找个女孩儿谈恋爱,看自己是不是能不能改变。”他甚至把同事儿子的照片公然摆在床头,故意让大家去传言,让大家去误会“我都已经有儿子了”。

【小标】“感谢1998年左右中国的第一个同性恋网站,它使中国的同性恋不在地下了,不在荒郊野岭了。那段黑色的日子,从1998年开始,算是翻过了一个新的篇章。”

有的同性恋结婚了,因为要给父母和社会一个交代,程青松不肯,“那样做是绝对违背人性的,至少对他的妻子来说,不是一个负责的选择,我不相信一个女人要找一个同志当爱人,当丈夫。”

和我们一样,程青松感谢互联网改变了生活,“感谢1998年左右中国的第一个同性恋网站,它使中国的同性恋不在地下了,不在荒郊野岭了。那段黑色的日子,从1998年开始,算是翻过了一个新的篇章,甚至西方的权威都认为是互联网解放了全球的同性恋。”

2007年,程青松参加了一个北京同志群组织的K歌大赛,他去做评委,认识了好多同志,那种盛况让他很是感动。“他们的生活很健康也很阳光,有登山群、游泳群、排球群……通过互联网,选择相同喜好的同志在一起活动,这在十年前完全不敢想,那时候连找朋友都找不到。说句庸俗的话,要成为同志,还是要把事业搞好一点儿,强大了,独立了,才不会被人干涉,能争取来一些权益。”

公布和小阳的爱情于众,使程青松不但没有失去事业和朋友,乃至还会经常遇到支持者和拥趸者,他们在街头与程青松偶遇,都会不忘跟他说一声:“程老师,加油啊!”当他第二次贸然的公布了娱乐圈同志的名单之后,多少觉得这么做有些失礼,坚持在博客里著文道歉,并在一年后发信息求得理解。他没有想到很多“名单上的人”给他的回答是“没关系”,还有人跟他说“我为你感到骄傲。”这让程青松尤为感动。

“时代确实不同了,现在的情况也真的比以前好太多,至少大家基本可以接受。比如张国荣,那么有名的艺人,公众不会去指责他的性取向。网上也有很多关于名人同性恋的名单,时尚圈特别多,都是顶级的设计大师,一对儿一对儿的。”

在最近他的热作《我们复婚吧》中,程青松介入了他自己的爱情观:爱情是不可控制的,它基本都不能说成是错误,只能说发生了这么一件事。为此,他避开了因为孩子而复婚的观点。婚姻,爱情,在他眼里,始终都应该是真实的,就像小时候写作文一样,要很尊重自己的感受。

作品是骗不了人的,爱情如是。

程青松:奢侈的成为同性恋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