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母亲节跟同性恋者的母亲吴幼坚老师一起度过

(2008-05-11 21:45:21)
标签:

情感

母亲节跟同性恋者的母亲吴幼坚老师一起度过

相识14年,在母亲节才第一次见面,2008年的5月11日,是一个值得珍藏的日子。我和中国第一位走向主流媒体,在电视节目里和同性恋儿子一起公开出镜的母亲,著名编辑,作家吴幼坚老师一起见面,这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一天,是我生命中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

欢聚的时刻,依然还要从头说起。

 

一九九四

1994年,我还在重庆万州三峡学院的家中。有一天,接到《广州文艺》的副主编吴幼坚老师的来信,她在众多的来稿中,发现了我的小说。于是,我们开始了通信。那是我的人生方向依然还没有完全确定的年份,这样的一封来信,对我是很大的激励。她对我在文学方面的肯定,也非常的重要。

1995年夏天,带着已经发表在《广州文艺》和另外两篇小说(上海的《电视电影文学》的主编唐明生采纳的作品),我参加了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的考试,考试的过程就不用叙述了。这年的秋天,我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

我还记得上大三的时候,吴老师在来信中还跟他讲,她的儿子远涛在上高中了。将来也许会到北京上大学,说不定还可以关照到这个小弟弟。

1999年大学毕业后,我分配到中国电影家协会。过元旦的时候,我还给吴老师寄过明信片。而吴老师因为从《广州文艺》退休,也没有用手机的习惯,我们失去了联系。

 

二零零五年

这年夏天,我的父母来到北京,和我一起居住了几个月时间。一天,我无意中从网络上看到一条新闻,广州的一位从事翻译工作的年轻同性恋者和他的母亲一起在电视台公开露面。再仔细一看,这位了不起的母亲不正是吴老师吗?时间过的真快,她的儿子也已经大学毕业了。

吴老师对我来说,是有知遇之恩的,而现在,她不仅仅是作为一名作家,一名编辑,而是一名同性恋者的母亲,告诉所有对同性恋者充满偏见的人,她支持自己的儿子,也支持所有还处于弱势的同志群体。这对我的震撼太大了。虽然在此之前,我已经参加过在北京大学举办的同性恋电影节,不过,还是以影评人身份出席的,并没公开身份。

吴老师以实际行动,在主流媒体里去支持同性恋的举动,已经成为中国同志权益史上重要的一笔。

我把吴老师的行动告诉给你了父母。父母也详细的看了报纸的报道。虽然我的父母没见过吴老师,可他们也都读到过吴老师当年写给我的那些信。

第2天,我委托当时在〈新快报〉的朋友陈旧打听到了吴老师的电话,并把我家的电话也留给了吴老师。吴老师很快就来了电话,不过,第一个电话竟然是我父母接到的,我并没在家。

这年秋天,父母返回重庆前,跟我说了一句,我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句话:青松,我们会象吴老师支持她的儿子那样支持你。

2005年的12月底,我通过新浪博客公开了自己的同志身份,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吴老师而她的儿子郑远涛一起公开亮相。

 

二零零八年

5月11日的早上,准备好要给母亲打电话。上午11点的时候,我接到了吴老师的电话,说她已经到了北京,昨天还在北京跟很多的GAY和拉拉(女同性恋)聚会了。自从吴老师以同性恋母亲的身份,在新浪开博客以后,很多的同性恋,同性恋父母都经常写信给她,从她那里获得精神上的支持。

赶紧起床,和小阳一起去买了花,去见相识14年才第一次见面的吴老师,她对我的意义是双重的,既是曾经在文学上扶持过我的编辑,还是一位同志的母亲。

记得曾经跟李银河老师一起去新浪做过客,当时代表3000万同性恋送给李银河老师一束鲜花,李老师接过花就哽咽了。那一瞬间,我能理解到她的感受,她为中国的同性恋做了那么多事情,承受了那么多的非议。

把鲜花送给吴老师的瞬间,感觉到一点也不陌生,毕竟通信,电话交流有过很多年了。

 

见过面,把自己写的书和电影的DVD送给吴老师。喝着咖啡,服务员还过来向吴老师说了声母亲节快乐。其实,我们离真实的生活并不遥远,爱需要勇气,爱也需要坦然。我跟重庆的妈妈通了电话,说了母亲节快乐,她还跟吴老师再次通了电话。小阳用DV拍摄下了我和吴老师见面的“历史时刻”。

小阳因为正在驾校学车,提前告辞,上车后他发来短信,说刚才一直在拍摄,忘记跟吴老师说节日快乐了,让我代他补上。

母亲节,吴老师和他的儿子,他的儿子的同性爱人,还有我,和小阳一起度过。我们都很快乐,很幸福。母亲节跟同性恋者的母亲吴幼坚老师一起度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