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 |
昨天小帅打电话邀请看《左右》,今天下午在大银幕上看到了这部在柏林获得最佳编剧银熊奖的影片。影片的故事来源于真实的新闻事件,将这种引起社会反响的真实事件搬上银幕,看似有先天的“叙事”优势,实际上却是充满了太多的陷阱,相信小帅在创作这部电影的时候,深有体会,一不小心就会沦入《妈妈再我我一次》的窠臼之中。也因此,影片中不可避免的要对人物的动机进行解释,或者说阐释。也可以这么说,导演一直在试图化解影片中人物所要面对的尴尬,完成对一个生命的终极拯救。
为了拯救自己的孩子,一对离婚后各自有了新家庭的夫妻,为了拯救他们共同的孩子(身患血液病),要再行房,生个孩子。或许在生活中,矛盾,犹豫和尴尬,都是刹那的,为了救生命濒危的孩子,不需要考虑那么多。可是,在我们这个向左走和向右走都可能有危险的现实语境之中,小帅规避了一些风险,选择的还是更为稳妥的叙事。有节制的讲述故事,有节制的释放人物的情绪。尽管如此,好几处我还是掉泪了。
按照我的思维方式,故事的走向可以更为极致,女主人公在争取现在的丈夫的理解,并感到愧疚的时候,同时对自己再也不想见到的前夫,在拯救女儿的性命的时候,对他产生了全新的感受,再次爱上他。这样的“左右为难”可能更能深入到女主人公内心的世界之中。她为什么如此爱这个女儿?她为什么为了拯救这个女儿生命的同时愿意去“无意”伤害一连串的人?唯一的理由是母爱?如此执拗的母爱,令人感动,也令人叹息。
影片中都是善良的人,没有作恶的人,甚至没有自私的人。《左右》对观众还是
人到中年,小帅的电影开始关注家庭和伦理的问题,这也是困扰当今无数中国人的问题。对影片中的每个人物的态度,还是商榷之处的。尤其是余男,她为什么非要一定还要跟张嘉译在一起呢?她可以折磨他,也可以离开他。影片的结尾,对女主人公有将之描述成“圣徒”的冲动,并给予了男女主人公那么不写实的一张大床。当然,小帅可能意识到这样的危险,故事戛然而止。没有结局。如果孩子生下来,他们的女儿还是去世了?那在女主人公内心中对现任丈夫的罪恶感将如何消失?这个疑问将让我们带着并不满足的感觉离开影院。相对对女主人公稍显溢美的肯定,对于人物生存的环境的描述,依然还是走的写实路线,没有刻意去将现实唯美,浪漫化。
《左右》在市场上,能否左右逢源?让我们期待。听说在柏林电影节上,很多观众都流了好几次泪。中国观众,也应该非常喜欢在情感上得到接受这样的洗礼吧。
电影结束,小帅正在倾听杨劲松的点评
前一篇:霸王合同:改到制片人满意为止
后一篇:政协委员倪萍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