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 |
城"面孔
旁白:
看见一个人,就可以想象一座城;
那里的小桥,流水、春光、人家!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城市都有着属于它自己的面孔。
苏州影人,灿若繁星。看见胶片上那些生动的苏州面孔在对我们微笑,才发现苏州跟电影已有流光百年的缘份。
银幕上他们曼妙的身姿,婉转的歌喉,倔强的眼神,坚定的面孔,以电影的名义,定格在我们的记忆之城。周璇、上官云珠、吴茵、金山、陶金、夏梦、萧芳芳、潘虹、刘嘉玲。。。。。。
画面(电影人和影片名要出字幕):
老照片里,苏州的小桥,流水,街巷,园林的影象;
默片明星殷明珠,王汉伦的照片;宣景琳,袁美云的照片;“金嗓子”周璇穿旗袍的肖像,《马路天使》中的周璇演唱的段落,《渔家女》《清宫秘史》里的周璇的镜头;蒋天流的肖像,
“东方第一老太婆”吴茵的肖像;22大明星之上官云珠的肖像;《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的上官云珠、吴茵,《万家灯火》中的上官云珠,吴茵;《乌鸦与麻雀》里的上官云珠和吴茵、《早春二月》、《舞台姐妹》里的上官云珠;“人民艺术家”金山的肖像;《夜半歌声》《松花江上》《风暴》里的金山;陶金的肖像;《一江春水向东流》里的陶金(与白杨在月圆之日倾诉衷肠的镜头)、《八千里路云和月》的陶金;顾也鲁的肖像;《小二黑结婚》、《宋景诗》、《子夜》里的顾也鲁;蒋天流的肖像,蒋天流主演的《太太万岁》、《我们夫妇之间》、《护士日记》的镜头;夏梦的肖像;《绝代佳人》《欢喜冤家》)《新婚第一夜》(1956)、《王老虎抢亲》的镜头;《柏林影后萧芳芳的肖像;《虎度门》、《女人四十》里的萧芳芳;三次金影后潘虹手握金鸡奖的肖像;《末代皇后》《人到中年》《杜十娘》《寒夜》《井》《股疯》里的潘虹;刘嘉玲的肖像;《阿飞正传》《东邪西毒》《自梳》《海上花》《好奇害死猫》里的刘嘉玲。
提示:配乐周璇的《花样年华》
旁白:
梦见一个人,就会梦见一座城;
那些在银幕后面造梦的苏州人的名字,同样的精彩绝伦;他们或编撰故事文本,或搭建场景,或雕刻光影;吴永刚的《神女》和费穆导演的《小城之春》更是成为中国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的双峰,超越了时空,历久弥新。
光阴流转,陆文夫、苏童、严浩、顾长卫、银幕后面的苏州面孔依然在追梦。早市的美食,城南的旧事,似水的流年,茉莉的芬芳,摇曳在《立春》时分。
画面:(可能是字幕,如果有图片更佳)苏州籍的文人和编剧:包天笑,周瘦鸥,徐碧波,范烟桥,程小青,郑逸梅。。。。。。导演朱石麟的肖像;《清宫秘史》的镜头;吴永刚的肖像,《神女》里阮玲玉(神女的时间要选择长一点);费穆的肖像,〈天伦〉、〈小城之春〉的镜头;摄影师吴蔚云的肖像;《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里的空镜;陶金的肖像,《护士日记》(陶金导演的作品,选择有王丹凤唱《小燕子》的镜头);吴永刚导演的第一届金鸡奖最佳影片《巴山夜雨》(选择有金鸡影后张瑜的镜头)、《楚天风云》(《选择有金鸡影后龚雪的镜头,以及董必武和宋庆龄的镜头》;严寄洲的肖像;《英雄虎胆》《野火春风斗古城》《二泉映月》的镜头;美术师丁辰的肖像;首届百花奖最佳美术奖《马兰花》的镜头,首届金鸡奖最佳美术奖《天云山传奇》的带场镜的镜头;金鸡奖特别奖获得者导演王为一的肖像;《阿混正传》的镜头。
陆文夫的肖像;电影《美食家》《井》的镜头;编剧伊明的肖像;《城南旧事》的镜头;严浩的肖像;《似水年华》、《天国逆子》、(金鸡百花影后斯琴高娃)、《太阳有耳》(金鸡百花影后张瑜,百花男配尤勇)、《鸳鸯"蝴蝶》(百花影后周迅,陈坤)的镜头;苏童的肖像;《大红灯笼高高挂》(巩俐)、《红粉》、(金鸡男配王志文,王姬,百花女配何赛飞)、《茉莉花开》(金鸡影后章子怡,百花影后陈冲,百花影帝姜文,陆毅,金鸡影帝刘烨);顾长卫的肖像;《孔雀》(张静初,金鸡女配黄梅莹)《立春》(蒋雯丽)的镜头。
旁白:
记住那些人,就会永远记住这座城。。。。。。。。
画面:苏州博物馆,再次闪耀周璇,上官云珠,金山,陶金,吴永刚,费穆,萧芳芳,潘虹,刘嘉玲的肖像。。。。。。。
城"光影
旁白:
静谧了2500余年的小城,因为跟电影的神秘际遇,在色彩班驳的镜头里,变成了行走的风景。
典雅的园林,秀美的山水,古老的城垣,深邃的小巷,苏州,向来有中国电影最偏爱的镜头:《早春二月》的江南雨丝、《舞台姐妹》的木船码头;《梅花巾》的评弹刺绣;《游园惊梦》的天平红枫;《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太湖芦苇;《红粉》的小桥流水;《风月》的庭院深深……
画面:《早春二月》《舞台姐妹》《梅花巾》《梅花巾》《游园惊梦》《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红粉》《风月》《小城之春》(田壮壮版)这些电影里的空镜,雨,码头,街巷,梅花,枫叶,芦苇,湖光,小桥,流水,庭院,以及评弹演唱,昆曲演唱,刺绣等镜头。
音乐:建议用李谷一演唱的《为人做嫁几时休》(电影《梅花巾》插曲。)
旁白: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几多电影人,从繁华喧闹的世界,来到这座光影之城,只为了寻找诗一样的画面,诗一样的人生。
相对现代的上海,苏州总是以醇正的“乡土中国”背景出现,因次也被电影人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文化意蕴,也更加的传神。
画面:他们在苏州拍摄过影视作品:
导演:谢铁骊,谢晋,张良,白沉,李亚林,陈凯歌,张艺谋,李少红,杨帆、关锦鹏,田壮壮等人肖像,以及他们导演的在苏州取景的电影《早春二月》《红楼梦》《梅花巾》《大桥下面》《井》《风月》《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红粉》《橘子红了》(电视剧)《游园惊梦》《画魂》(电视剧)《小城之春》(田壮壮版)以及《满意不满意》《小小得月楼》《二泉映月》《美食家》《庭院里的女人》的精彩画面。
旁白:
你从海上来,在这里留下一片情。
电影中的苏州,是诗情画意的天堂;光影里的小城,是归去来兮的家园。璀璨的明星汇聚在苏州的星空下,更加的明艳,更加的动人。
与苏州的相逢,是一场奇遇,是一场等待灵光乍现的缘分。
画面:
《早春二月》里的谢芳,孙道临,《舞台姐妹》中的谢芳,《红楼梦》里的刘晓庆,李秀明,陶慧敏;《大桥下面》里的龚雪,张铁林;《小小得月楼》里的毛永明;《摇啊摇》里的巩俐,李保田,孙淳,李雪健,《风月》里的巩俐、张国荣,周洁,《红粉》里的王志文、王姬、何赛飞,《画魂》李嘉欣,刘烨,胡军,《橘子红了》(归亚蕾,周迅,黄磊)、《小城之春》胡靖钒,吴军,辛柏青、《庭院里的女人》(罗燕,卢燕)《游园惊梦》(王祖贤,吴彦祖,宫泽理惠)等
城· 故事
旁白:
看过城里生动的面孔,穿过城中班驳的光影,随着岁月显影的是城的故事。
(画面:以上选择老版《小城之春》的镜头,带《小城之春》电影片名)
1948年,苏州籍的导演费穆拍摄了《小城之春》。电影开拍前,费穆的大女儿明仪向父亲询问剧情。父亲告诉她,这不是讲的一个三角恋爱,而是关于人生的无奈。
(画面:若有采访的话,采用费明仪的讲述)
旁白:
有的人在城墙上眺望远方,有的人匆匆走出了小城。。。。。两男一女的故事发生在将近60年前的早春。经历了八年抗战之后,城和人都已然伤痕累累。电影在女主人公的旁白中开始,仿佛梦呓一般的把我们带进她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汹涌澎湃的内心世界。
(画面:电影中的镜头,带女主人公的旁白)
或许在当时,这样讲电影的方式太超前太先锋,人们无暇细细品味,它很快就被忽略。
1951年,年仅45岁的费穆在香港去世。他和《小城之春》,在半个世纪中,安详地沉寂着。然而,时间的河流却未曾冲淡这坛陈酿的醇厚芳香。
(画面:带费穆的肖像,照片,以及部分老版电影中的镜头,唱可爱的玫瑰花那一段)
1983年,意大利都灵,中国电影回顾展上,《小城之春》在世人的惊叹声中浮现。先睹芳容的香港影评人纷纷撰文,给这部在现代电影史上具有相当地位的影片以恰当的评价。
(画面:若有采访,可以让受访者讲述,若无采访者,只能配以电影画面,或者田壮壮,张艺谋,贾樟柯的采访)
(字幕:费穆,生于1906年10月10日
旁白:
1997年,内地和香港先后举行中国早期电影大师费穆电影回顾展及费穆电影艺术研讨会,将电影的目光聚焦到“小城”。
被尘封已久的一代电影大师费穆,渐渐澄清,《小城之春》也成为电影人眼中20世纪中国电影艺术的一座高峰。
“你为什么来?”“你何必来?”“叫我怎么见你”,这是电影中的女主角的心声,在我们与费穆重逢时,不禁也会脱口而出声。
(画面:三句旁白用老《小城之春》中的画面)
旁白:
2001年的某一天,第五代导演田壮壮和李少红走在苏州东山陆巷那窄窄的弄堂时,两人突然心跳不已,仿佛遭遇了生命中一场前所未有的奇遇。。。。。。
于是,田壮壮决定在此重拍《小城之春》,由阿城改编,李少红担任监制。
这是怎样的一场倾“城”之恋?如此切近,又如此遥远,中国诗意电影的血脉在时空交错中得以传承。。。。。。
(画面:新《小城之春》的画面,田壮壮谈拍摄的经过,韦伟到新版拍摄现场的画面或者镜头,新《小城之春》的片头,最后是电影片头字幕:献给中国电影先驱者)
(画面:四个主演的画面对照,韦伟,胡靖钒;石羽,吴军;李纬,辛柏青;张鸿眉,XXX,田壮壮肖像,费穆肖像,最后为老《小城之春》中划船唱《在那遥远的地方》的镜头和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