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象机游荡在大栅栏的拆迁工地上,或者说废墟上,寻找和发现对作者有意味的影象,面对这个工地,有点象第一次写剧本的人,面对众多的素材,于是我们也看到了作者筛选的过程.有些无所事事,漫不经心的感觉.有的时候,他还让一些有意思的场面定格,就象跟人交谈的时候,加重了强调的语气.这些语气很有意思.不管是民工,还是小女孩,都有一些个性的色彩.
纪录片是很很容易拍摄的,只要你拿起了摄象机;可是纪录片也是最难拍摄的,你和万事万物之间保持什么样的距离,是什么样的关系,都会在你选择的画面中呈现出来.
<大工地>的前段还是很舒服的,不过进入尾声,却失去了控制,贴上去的音乐以及画面的组接,使得这个短纪录片变得象一个MV,并且带着强烈倾向的抒情.
这个抒情让我怀疑是作者在抒情还是因为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他必须提出一个"主题思想"才变成了这样?
我并没有被这样的抒情所感染.
其实,我更想看到的是作者在游荡的过程中,让我们看到那些废墟上的人有别于别的废墟上的人的状态.
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提供给观众的段落,场景和画面。
但愿,我这不是苛求.
2007年度最大笑话:张伟平是民族英雄
前一篇:秦海璐<第一次心动>念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