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宁宇曾经是我的校友,他本科在电影学院学的表演,研究生在电影学院学的导演,后来他又成为了中央戏剧学院的博士。现在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副教授。估计象他这样能横跨三大艺术院校求学和工作的人并不多见。绝对是个做学问的人。主持传媒大学考试的时候,超女黄雅莉在他这就没有过关。不过,观众对他最熟悉的还是《京华烟云》,在林语堂先生的这部巨著里面,他扮演的是反一号牛同义,刁蛮的牛素云的哥哥。胡可的哥哥。呵呵。最近,他有了新动作,导演了根据杰克·伦敦的小说改编的话剧《愤怒的拳头》。在电影贺岁大片占据市场的时节,话剧简直就是殉情。 看看他写的导演阐述,你就会明白他的心,如果你喜欢舞台上全部都是男人的话剧,你就去北京人艺的实验剧场看一场。 http://blog.sina.com.cn/m/zhaoningyu
里维拉是个小土豆似的墨西哥小子。在墨西哥革命艰难进行的时候,革命者们危时计拙、困顿难堪:队伍拉起来了,却没有钱买枪。革命大计早已完备,三千万同胞的解放却要寄托在区区几千美元上。贫困的墨西哥人已经用尽了最后一个比索。此时,一个平日里谁也瞧不上眼的小子里维拉站了起来,掷地有声地说:订枪吧,我会带五千美元回来。里维拉是个苦人儿,依靠在拳场里做靶子当陪练活到了今天,也就练就了一套不正规却凶悍的拳法。但他的计划实在惊人,挑战美国拳王,赢下五千奖金。这是个疯狂的想法,拳王是真正的拳王,裁判、教练、警察、经理人都是对方的帮手,但是里维拉走上了拳台—— 一个英雄,貌似普通人,也就是个普通人。阿甘说,做傻事的人才傻。我说,做英雄事的人才是真英雄。英雄二字,不是一个标签。 在其他美国作家身上,奥尼尔,海明威,也可以看到这种精神。 故事的妙处,一是里维拉最终凭借坚强的意志战胜了比自己强大许多的对手,二是里维拉本人并不是革命的领袖,甚至并不为这些理想主义的革命家所重视。偏偏是这个最渺小的人,完成了最大的任务。谁是真英雄? 回想起辛亥革命,孙中山、黄兴一干洋学生出身的革命家举行了一系列起义,浏澧萍、潮惠钦廉、广州黄花岗,全部都失败了。大部分同盟会会众阵亡,孙先生等悲痛欲绝、忽忽如狂。在他们丧失了对革命的信心的时刻,偏偏是他们认为革命力量最薄弱的武昌打响了新的一枪。那些土得掉渣的湖北小知识分子们,投笔从戎,进入新军第八镇,一个哨队一个哨队地发动力量,最终形成了最坚实的武装。他们,是和里维拉一样的真英雄。 《愤怒的拳头》并不是新左派话剧。我想讲述的是一个男人怎样做才是真英雄、大英雄。你有没有拳头?你的拳头是否愤怒?你的拳头将打向何方?发泄出对庸俗生活愤怒的火气不难,但是真正成为里维拉,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话剧的构想,由来已久。我的一位朋友提醒我,至少在六年前我已经和她讲过这个构思。构思的起点便是时空平行推进的,历史时空——墨西哥和现实时空——交替出现。这是电影手法,我本是电影导演;但却又不是电影手法。戏剧中假定性的可能极多,接近于无限。演出中的拳台,将演化为许许多多的空间。抛弃布景,抛弃陈设。当那些人物伫立在台上,我们就看到了他们身后的那个时代。 墨西哥小子,叫里维拉。 美国拳王,叫邓尼。 两个革命者,叫拉莫斯和恩里克。 女革命者,叫阿尔玛。这是我增添的人物。 唯利是图的经理人,叫凯利。 有良心的里维拉教练,叫罗伯兹。 兔女郎叫翠茜。裁判叫鳄鱼巴比。美国教练叫迈克尔。 制作人陈翰宾和李婳,在听我讲完这个故事的同时,便决定制作这部戏。 演员郜乾和何前锋,在经过了每一天和职业拳击手一样的训练之后,可以吃掉两脸盆的夜宵。他们的每一拳,都砸得我生疼。 演员封柏,连夜从西安赶来。 灯光设计吕波,每天都从他担任设计的《和空姐同居的日子》演出的东方先锋三楼剧场上到五层《愤怒的拳头》排演场商讨设计方案。 我还第一次做了舞美设计。 因为,作为舞台的那个拳击台,早已在我心中,早已埋在了当初那个少年的心中。 时间: 2007年1月11日-2007年2月4日 场馆:人艺实验剧场 订票电话13051009911,65250996,85615555
其他信息及海报参阅《愤怒的拳头》现杰克·伦敦原著“血性”http://blog.sina.com.cn/myblog/article/article_reader.php?blog_id=48b45251010006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