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

(2024-09-06 14:40:36)
标签:

赞比亚

维多利亚瀑布

魔鬼池

利文斯顿岛

赞比西河

分类: 游历观感
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
这位工作人员右前方就是“魔鬼池Devil's Pool)”。位于赞比亚与津巴布韦接壤处的“魔鬼池”处在110米高的维多利亚瀑布的顶部,下面是飞流深渊;“魔鬼池”顾名思义就是像魔鬼般极为凶险可怖,它由苏格兰传教士和英国探险家戴维•利文斯敦1855年所发现。这个天然游泳池是由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即维多利亚瀑布的落水造成的长期侵蚀而天造地设的。当年利文斯顿如此惊叹:“这条河(赞比西河)好像是从地球上消失了,只经过80英尺距离,就消失在对面的岩缝里。……我战战兢兢爬到悬崖边缘,看到一个巨大的峡谷,把那条1000码宽的河流拦腰截断,使河水下坠100英尺。出了一团白色云雾,什么都看不见。”后来的测定,当时的他估算大大有误,瀑布的宽度并非1000码,而至少2200码(2000米·);下坠也非仅100英尺,而是120英尺,即并以每分钟5亿升之速狂泻。(图片由人代拍)
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
这位工作人员入水游向“魔鬼池”的崖边。严格说来,“魔鬼池”在一年间里仅于旱季水流趋于平缓时,这坐落在100米高瀑布顶端的“魔鬼池”才会逐渐显露,否则就会与两边瀑布混为一片。“魔鬼池”被称为“死亡之池”,因为水中存在诡谲难测的潮流、乱流和暗流,还有从瀑布边缘坠落的可怕结局。在“魔鬼池”戏水,故被成为“死亡体验”。也许不少人仅出于浪漫情怀,懵懂无知,丝毫不具灾难感,而深察这里地势与水势的人们,才能感悟其中潜藏的无比凶险。(图片由人代拍)
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
似乎此君游得有点向右偏。“魔鬼泳池”的边缘并无任何防护栏,这意味着可能有“泳客”们稍不留神,就会随着急流冲下飞瀑。(图片由人代拍)
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
这名工作人员沉浮在激流中,看起来有点惊险。当赞比西河之水从瀑布边缘坠下时,会侵蚀之下的岩石,形成一系列水池和水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侵蚀在瀑布边缘造就了一个天然水池,故使池边的岩层形成了屏障,让靠近落水的地方游泳相对安全。而我当下根本看不出水池的模样。(图片由人代拍)
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
工作人员的脑袋在水面晃动。魔鬼池为泳客提供了在维多利亚瀑布边缘附近游泳的机会。通常由于天然岩层在泳者和落水之间形成了一道屏障,因此它被认为是一种相对安全的体验。但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在水位较低的特定时间才允许在此池游泳。此外,游客应遵守当地政府和旅游经营者提供的安全指南和说明,以确保安全愉快的体验。今天的水位较高,已超崖壁高度,似乎并非符合安全规定。(图片由人代拍)
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
此工作人员游到了崖边。可以看出水流已漫过崖边。(图片由人代拍)
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
他又回到出发点,在激流中的礁石又尖又滑,很难抓牢。(图片由人代拍)
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
这位女士也开始向崖边游去。魔鬼池的深度取决于维多利亚瀑布的季节和水位。在旱季,当水位较低时,水池通常深约 2-3 米(6-10 英尺)。然而,当雨季水位高时,水池可能会变深甚至完全消失。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只有在一年中的某些时间才允许在游泳池游泳,因为仅有那时水位较低且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图片由人代拍)
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
女士也游到了崖边。我想,当碧蓝色的池水静止时,没人能知道它是“魔鬼”,而误认其为温顺诱人的“小仙女”。(图片由人代拍)
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
来观察一下“魔鬼池”所处的地势与水势。它的水来自赞比西河
Zambezi River)。利文斯顿岛(Livingstone Island)位于维多利亚瀑布的中心,而魔鬼池就位在利文斯顿岛的边界,必须从赞比亚国境内才有办法搭船抵达。丁子江图
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水流先是从上游缓缓而下。丁子江图
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
当河水充盈时,高达7500立方米每秒流量的汹涌波涛疯狂冲向悬崖,形成了水花飞溅的维多利亚瀑布,即便在40公里外都能看到如云般的水雾,还未进入景区,便听到隆隆的轰响。“维多利亚瀑布”其实为英文之称,在当地原称为Mosi-oa-tunra,直译为轰轰作响的烟雾。
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
野马似奔腾的激流冲向瀑布大缺口。
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此时,激流与彩虹相交勾勒出一幅扣人心弦的绝美图景。
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
飞流直落的瀑布大缺口,让人震颤不已。
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
魔鬼池之所以被认为有趣,是因为只有在旱季才能进入,那时水位足够低,游客可以安全地在水池中游泳。水池距离瀑布边缘仅不足一米,甚至有人估算只差几厘米。
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

当水从不足一米的瀑布边缘流过时,水池提供了独特而令人亢奋的刺激。从水池崖边看身边瀑布和谷底的景色非常壮观。但下水前,若一失足不小心从这块礁石滑落旁边的激流中,片刻后便粉身碎骨,呜呼哀哉了。我本人就在等待前一组活动之际,由于人多地窄,而被工作人员安排在此块礁石的最边上坐下,激流就在我的身侧,好几次,拥挤的人们将我推向更靠礁石的边缘,便产生再差一点就要掉入水中的感觉。有人建议不要涂防晒霜或任何可能让你滑倒的东西。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激流一泻而下。(图片由人代拍)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发出震耳欲聋的轰响。(图片由人代拍)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在彩虹的辉映下,形成一种飞珠溅玉的美景。(图片由人代拍)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两道彩虹直贯谷底。(图片由人代拍)

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

从直升机上看,魔鬼池就在红圈内的左方,想到达“魔鬼池”,必先从右岸(东面)利文斯通岛趟过总共100多米宽的至少大小三条水流。据说,瀑布周围的原住民科鲁鲁人历来远避此处,临近的东加族更敬畏此处为圣地。
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在津巴布韦一侧,从瀑布正面观其壮伟的气势。丁子江图
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
从津巴布韦一侧,抓拍维多利亚瀑布的落日。丁子江图
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
抓拍大瀑布。
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
瀑布下方就是峡谷。丁子江图
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
下水前,先观赏了瀑布与峡谷的气势。
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
这位老兄的左侧就是瀑布缺口。也就是说,一不下心打滑立即冲下深渊。从魔鬼池上掉下来是可能的,但如果采取某些安全预防措施,它被认为是安全的。本来游客只能在旱季游泳,因为那时水位较低,池边会形成一道天然的岩石屏障。这有助于防止游泳者意外滑下瀑布边缘。不过,当下并非旱季,水位已超过崖边的岩石。
(图片由人代拍)
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
到达魔鬼池,须趟过数道几乎齐胸深的水流。由于魔鬼池如此受欢迎,你必须提前预约一个时间段。我们选择早上 8 点的时间段,因为被告知早上的彩虹更明显。必须承认,没有什么比跳进瀑布顶部冰冷的水里更能让我清醒的了。在签订“生死状”,并告知注意事项后,一艘小船在瀑布顶部的赞比西河边接我们,带我们去了利文斯通岛。
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

接下来分到同一组的人们手牵手走过约100多米的瀑布顶部。最后,水深到需要游一会儿。虽然水流不是那么强,但绝对足以冲走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此时,你距离瀑布边缘约 50-100 米。到达魔鬼池后,一次只让一个人下水,然后同一组的人齐聚崖边等待。水中有一名工作人员帮助人们不被冲走。为防止脚被水底乱石划伤,规定要穿上防护鞋。但遗憾的是,因准备不充分,我穿的仅是一双代用鞋,只能临时凑和对付。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

本来理想状态应如这张网络商业招徕图片,一组不能超过5人(前面各组均如此),这样一来就有较松快的空间和时间,而我所在的一组,竟有9人之多,人们甚至素不相识,而且有7人为女士(甚至有几位不太知水性)。本来不到10米宽度的“魔鬼池”,还要留出至少2米空间让个人留影,于是为了保障女士们的相对安全,我自觉移到靠近左方缺口最边缘的位置。我们由于属早班的最后一组,在岸上和水里待得最长。前面各组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并有两名工作人员负责安全,另一名负责拍照;而到了我们这最后一组人数最多达9人,却仅有一名工作人员负责安全,另一名拍照。有意思的是,前面各组有人私下塞给拍照者一些钱,结果得到格外的待遇,被多拍数倍的各种姿势的照片与视频。作为整个早班最后一人,拍照者对我仅最多完成例行公事,草草了事。这些女士事后抱怨,就像过鬼门关一般,恐惧无比,安全并未得到保障。为此。我们这组的7位女士事后向“魔鬼池”管理当局提出申诉,但无任何回复。
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
因前面还有两组还未完成,礁石上人满为患,于是这位工作人员让我坐在礁石的最边缘等待。
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
脚下就是汹涌奔腾的激流。
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
凝望冲向大瀑布口的激流,不禁有点望而生畏。
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
双脚离激流不过几十厘米。
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
礁石边沿极为湿滑,而这种临时代用的防护鞋,仅可勉强避免尖石划伤,但并不防滑,反而更易滑倒。
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
好几次被从身旁走过的人士碰撞而向下出溜。事后想起,不禁有点后怕。
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
不过,还是尽量显得怡然自得,毫不畏惧。
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
终于轮到最后上场了,亲身体验到今天的水位已超过水池的崖壁。“魔鬼池”被称为“死亡之池”,因为水中存在危险的潮流和暗流,还有从瀑布边缘掉下去的危险。按规定,游客应受到训练有素工作人员的监护,确保采取了所有安全预防措施,并确保游泳者留在指定的游泳区内。尽管这些预防措施也许完美得到实施,但该池仍被认为是虽岩石边缘很坚固,但仍然可以感觉到水流越过岩石。工作人员告诉要把腿放低,如果你的任何肢体浮出水面,你都能感觉到水流试图将它们拖下去,故保持垂直很重要。不过我在那里在一边等待时,因水深,而脚根本踏不到底,在激流中,还是很难竖直立稳。对那些女士来说,就更具挑战了。(图片由工作人员代拍)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

按说只有在旱季水流较低时,游泳才是安全的,即便如此,也只有经验丰富的游泳者才可以尝试。参观魔鬼池时,务必遵守安全准则,并始终注意所涉及的风险。有趣的是,每一位泳客都必须与管理当局签订“生死状”,若发生任何事故,都由前者自身负责。除了人们不断问魔鬼池是否危险之外,它之所以被认为很特别,是因为它为泳客提供了在瀑布边缘附近游泳的机会。这是一种独特而令人兴奋的体验,尽管在一年中仅有水位较低的某些时间才能进入此池。(图片由工作人员代拍)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

此时我寻思,若突然水流变化再增高10多厘米,并流速再激烈一些,不就会被冲出我手下的这块崖壁了吗?“魔鬼池”是一个独特而倍受青睐的旅游目的地,对于追求刺激的人来说,每一分钱和努力都是值得的。如前所述,只有胆量大的人才敢去此池游泳。人们会问,这块岩石边缘有一天会塌陷吗?有可能。但这是人们自己要冒的风险。此处比我想象的要可怕得多。尽管这里有一块岩石边缘可以把人挡住,但若马虎大意,出问题的可能性肯定很大。有人坦言,如果这里发生事故决不会感到惊讶。不过,除手机本身带防水装置外,在这里游泳不建议携带它(可把全组人中的一个手机交给工作人员为所有人拍照,然后各自转发,但若他们失手掉到水中或损害,则不负责任何赔偿),这可能有助于安全。”魔鬼池“的其他危险包括在这次徒步或淌水行走中滑倒在岩石上或撞上河马或鳄鱼。(图片由工作人员代拍)
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

来这里的人最喜欢这种感觉,即紧紧抓住边缘的天然岩石,使其形成支撑自己一道屏障。在采取所有安全预防措施的情况下,这里值得一游。在维多利亚瀑布边缘附近游泳,体验瀑布的力量,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不容错过。不少照片很是触目惊心。据说有一个网红,冒险摆拍了一张半个身子探出崖壁望谷底张望的照片,结果风靡网络。人们看不到的是有一位工作人员抓住了摆拍者的脚踝,阻止其越过瀑布。有人对此自问:如果他没有抓住我,我能否确定自己可能不死?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在崖壁的水面上,学着他人,也摆了一个很俗气的姿势。但适可而止,并不试图再做什么冒险张扬的网红举动(顺便提及,我手腕上戴的不是绿玉镯,而是防蚊环)。不过,在这一组泳客中,我是最后一个,导游并非很上心,似乎有一搭无一搭地扶住我。轮到我时,足足已在清晨冰凉的水中泡了20分钟(说是等到整个活动项目完结后才吃早餐)。在等待时,尽管遇到激流和乱流不断冲击,而在深水中仅能勉强抓住一点滑溜的岩石边角。本组中,有一位女士抱怨,她在冻饿和激流冲击下已经精疲力尽了,不出事是万幸......。最后,在场所有的人都走了,工作人员竟把我忘了,只剩我一个人留在空荡荡,不停翻腾的魔鬼池中,从崖边顶着激流和乱流往对面礁石拼命游去(本来应是抓住救生绳过去的),尽管自信泳术不错,在不少大洋大海的浪涛中戏水过,但这次却感到了某种恐惧,因为若因水急,而游偏了几米,或抓不住对面尖硬滑溜的礁石,就有可能被冲下两边的瀑布缺口......。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一位工作人员给我拍了一段视频,镜头从慢慢从我转到前面的峭壁下。(图片由工作人员代拍)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镜头慢慢崖外移动。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再慢慢向崖外移动。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转向飞流直下的崖底。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飞流与彩虹交错,形成了震撼心弦的效应。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真构成了一种“疑似银河落九天”的意境。走进非洲(三):在大瀑布的魔鬼池生死戏水(图)此种景观真是过目难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