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美国女生的符号逻辑测验答卷(图)

标签:
符号逻辑逻辑演算 |
分类: 评判美国 |
作为教师,我本人对符号逻辑情有独钟,亦是较为放松的一门课,因其不像其他哲学课那样涉及太多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等等。在国内读研究生时,我的硕士导师是北大外哲所的洪谦先生和任华先生,他们作为分析哲学大家,当然都相当精通符号逻辑。此外,我还不断向社科院哲学所的符号逻辑大师沈有鼎和周礼全两位先生请教。赴美读博时,曾数年担任美国著名符号逻辑专家阿尔瑞奇(D.
E. Ulrich)和加斯塔森(W.
Gustason)两位教授的教学助理。后来连续曾在印第安纳大学/普渡大学联合开办的印第安纳普里斯分校、科克摩分校以及加州州立理工大学任教。做逻辑演算推导习题,成了多年来的习惯,甚至将之当作消遣的游戏来做。开开玩笑,也许也将之看作防止“老年痴呆症”的“妙法”之一。在课堂上,常常应学生们要求,对他们提出的任何一道演算推导难题,立时在教室白板上当场做出;在办公室答疑时间,对来访学生们的解题咨询,也马上给予指导。其实,符号逻辑课仅是我众多教过的哲学课目之一,根本谈不上是独门“专家”,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在这个领域向高端发展,而仅仅将其视为哲学的必要专业训练和素养之一。
前一篇:为美国学生讲解符号逻辑演算(图)
后一篇:《社会科学家》发表丁子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