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国同事怎样对待月饼?
(2016-09-15 13:00:15)
今天是中秋节。很多美国人都知道中国有这样一个节日,英文称之为Moon
Festival(直译月亮节),当然全然不知这个节日的来源及其文化内涵。
某次中秋之日,正赶上我们系的全体教职员利用午餐时间开碰头会,好事的我,将多盒精致的月饼(至少有莲蓉、豆沙、枣泥、坚果等以及经过改良的十余种口味),放置会议桌上,并备有一次性刀叉纸盘纸餐巾等,请美国同事分享,但他们所表现的态度使我多少有点尴尬,但也觉得妙趣横生。
有这样10种人:
第一种人连看都不看一下,视若无物,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一副专心开会的样子。
第二种人先是看了一下,然后很礼貌地对我笑了笑,表示感谢,但碰都不碰一下。
第三种人用刀轻轻切下一片,小心翼翼地用叉子放于纸盘,随后至于面前,但并未实质性地品尝,然后很礼貌地对我笑了笑,表示感谢。
第四种人作了第三种人的全部动作后,多加了一个动作,就是将那一小片,微微尝了一下,然后将其余未完成的部分,放回纸盘中,然后很礼貌地对我笑了笑,表示感谢,并赞扬说:“Delicious
(美味)!
第五种人作了比第四种多一点的动作,就是将那片全部吃完,但不再继续,然后很礼貌地对我笑了笑,表示感谢,并赞扬说:“So
Delicious (美味)!
第六种人作了比第五种多一点的动作,吃完第一片后,继续切了另一种口味的一片,但不再吃它,
然后很礼貌地对我笑了笑,表示感谢,并赞扬说:“Very Delicious (美味)!
第七种人吃了第二片……。
第八种人再多动作一点……。
第九种人再多动作一点……。
只有最后一种人最赏脸,竟然吃了不同口味的三小片。
但不管如何,十种人满打满算仅享用了不到全部月饼的十分之一。
在这以后,我再也不“暴殄天物”并“自讨没趣”了。
嗨,这些饮食保守的美国人!只对他们熟悉的“垃圾食物”吃起来没完。
当然,除去文化内涵与传统习惯,其实有不少华人本身甚至也将月饼仅当成外观体面的“垃圾食物”,中看不中吃,并不热衷下肚,只是乐此不疲地将其当作礼品送来送去。也许这就是所谓形式大于内容,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欣赏价值大于食用价值。听说那里面或许还会藏匿着社会交易的某种玄机。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