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舒婷来到洛杉矶(图)

(2015-06-01 07:47:29)
标签:

舒婷

陈仲义

朦胧诗

致橡树

今天文学杂志

分类: 配文图片

舒婷来到洛杉矶(图)
2015年5月17日,中国著名诗人舒婷及其先生陈仲义教授应邀在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波莫纳)作诗歌及诗评讲演,受到一百多名听众的热烈欢迎。王瑞教授以本校院长和《今天文学》网络版总编辑的双重身份主持了演讲会。王瑞教授会后说到:“舒婷来了,请她跟大家聊聊天,可是低估了洛杉矶粉丝们的热情,一时间会议厅座无虚席,地上坐满了人,门外挤满了人。舒婷和丈夫陈仲义轮番开讲,诙谐,机智,诚恳,宽容。在互动环节,有粉丝自带配音朗诵了《致橡树》,还有人朗诵了《神女峰》,《流水线》。我看看到多少人是含着眼泪在听。突然有人提出莫名其妙的问题,一副“砸场子“的架势,但舒婷从容应对,将‘紧张局势’化解于谈笑之间。她是客人,朋友,邻家姊妹,诚实的人,任性的人,有良知的人,哥们儿,为诗歌而生的人,她点燃过我们的青春,她代表着我们的青春,她是我们这一代的女神!”丁子江图
舒婷来到洛杉矶(图)
舒婷讲演的会场不仅后面站着,地下坐着,甚至门外也围着听众。丁子江图
舒婷来到洛杉矶(图)
陈仲义教授先作了中国当代诗歌现状与趋势的精彩演讲,接着舒婷谈了自己创作《致橡树》《神女峰》《流水线》等名作的背景与心得。丁子江图
舒婷来到洛杉矶(图)
舒婷与她的先生很是默契。丁子江图
舒婷来到洛杉矶(图)
演讲中的舒婷。舒婷,原名龚舒婷。1952年5月25日出生。世居福建厦门鼓浪屿。1969年开始写诗。作品流传于民间,先刊载于1978年地下刊物《今天》,继而公开发表在1979年的《诗刊》,之后一系列诗作发表,引发多种讨论。《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全国首届中青年新诗作品奖(1980);诗集《双桅船》获全国首届新诗优秀诗集奖(1982);诗集《舒婷的诗》获“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1999);散文集《真水无香》获“2007华语文学传媒散文大奖”;包括中华文学基金会“庄重文文学奖”;新时期首届女性文学奖等,数十个全国级奖项。诗作《致橡树》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入选200多种选本,20多年来一直进入高中语文课本和《大学语文》课本,拥有超过千万读者人次。丁子江图
舒婷来到洛杉矶(图)
演讲中的舒婷。舒婷于1998年在北京音乐厅连续举办三场“舒婷诗歌作品朗诵会”,场场爆满。 1998年9月,中国作协《诗刊》社举办《中国诗歌现状调查》:“你最有印象的中国现当代诗人”,在被读者提名的694位诗人中,得票数位列其首。1998年以后主要写作散文和随笔。丁子江图

舒婷来到洛杉矶(图)

加州州立理工大学王作跃教授朗诵舒婷的名诗《流水线》。友人供图
舒婷来到洛杉矶(图)
陈仲义教授讲演。友人供图
舒婷来到洛杉矶(图)
讲演中的舒婷,谈笑风生,收放自如,神采飞扬。友人供图
舒婷来到洛杉矶(图)

一位只得站听的美国学者。友人供图

舒婷来到洛杉矶(图)

加州州立理工大学王瑞院长(右二)将大学颁发的獎狀贈予舒婷。友人供图
舒婷来到洛杉矶(图)
会后热情的听众纷纷请求与舒婷合影。丁子江图
舒婷来到洛杉矶(图)
王瑞教授夫妇宴请舒婷夫妇。
作陪的有王作跃教授(左三)和著名作家兼原《今天》文学杂志编辑部主任王瑞芸女士(右三)。舒婷后来说到:“谢谢王瑞教授,是他的恢谐,引导座谈会朝正确方向呗。我们会想念他那爽朗热情的笑声和精致親切的珊珊(王瑞夫人)。但愿不久的将来再次相会。”丁子江图
舒婷来到洛杉矶(图)
舒婷与她的先生陈仲义。丁子江图
舒婷来到洛杉矶(图)
坐在大洋边上深思的舒婷。丁子江图
舒婷来到洛杉矶(图)
舒婷与海鸥。丁子江图
舒婷来到洛杉矶(图)
眺望太平洋彼岸的舒婷。丁子江图
舒婷来到洛杉矶(图)
舒婷仍充满童趣,仍有着强烈的大海情结,让人回味起她的名诗《致大海》。丁子江图
舒婷来到洛杉矶(图)
舒婷夫妇与松鼠逗趣。丁子江图
舒婷来到洛杉矶(图)
海港留影。丁子江图
舒婷来到洛杉矶(图)
在世界之吻的塑像前,显示了舒婷夫妇的近40年的恩爱。舒婷对老公的一个评价是“他具有世界上所有男人所没有的东西,即无花心!”丁子江图
舒婷来到洛杉矶(图)
中午歇憩。丁子江图
舒婷来到洛杉矶(图)
交谈甚欢。丁子江图
舒婷来到洛杉矶(图)
舒婷夫妇很喜欢冰激凌。丁子江图
舒婷来到洛杉矶(图)
海滩上的舒婷夫妇,他们身后是那位“不爱江山爱美人”温莎公爵住过的大酒店。丁子江
舒婷来到洛杉矶(图)
在圣迭戈的老城留影。
舒婷来到洛杉矶(图)
留影。丁子江图
舒婷来到洛杉矶(图)
舒婷抢拍。丁子江图
舒婷来到洛杉矶(图)
舒婷留影。丁子江图

以下为美国华文《世界日报》的报道:
中国朦胧诗派代表诗人舒婷17日到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波莫纳)演讲,现场座无虚席,粉丝争相背诵她的诗。她表示,自己从灯泡厂的焊工到诗人,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变化。她虽然和海峡对岸的台湾诗人来往频繁,但创作上互相并没有影响。舒婷的作品《致橡树》,自1980年代至今皆被收入中国大陆中学课本,因此她在大陆几乎无人不晓。舒婷表示,这首诗虽然讚扬的是爱情的美好,但其实诗裡代表男性的橡树是北方的树种,而代表女性的木棉却是南方的植物,所以也冥冥之中表明了爱情不可能在一起的意味。舒婷说,文革结束后,中国大陆虽然日渐开放,但写诗依然非常有政治风险。1980年代初,她还是灯泡厂的焊工,写了《流水线》这首诗,描写了机械重複的流水线上的工作,将人异化,让人们失去独特性的现象。这首诗发表后,舒婷和丈夫甚至做好了带著两岁的儿子被“流放”到新疆的准备。但最终,因为她身在厦门,远离政治中心,风暴没有席卷到她。谈及与厦门一水之隔的台湾诗坛,舒婷表示她与余光中等诗人往来频繁,但两岸诗人在创作上没有互相影响。热情的粉丝挤爆现场,有人自带录音机,播放配乐,现场背诵舒婷的诗。还有粉丝将精彩的舒婷诗评也一同诵读,现场气氛极为热烈,舒婷感谢南加读者的厚爱。波莫纳州大教授王瑞还向学校申请奖状赠予舒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