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911纪念碑911纪念馆曾喆邓月薇 |
分类: 游历观感 |
前些日子,出差到纽约,特地瞻仰了美国国家9·11纪念碑。这是入口处,来自全球各地的人们在这里排队进入。门票免费,但根据个人情况捐一些款,约每人10美元。丁子江图
美国国家9·11纪念馆将与纪念碑坐落在同一个广场。整个纪念建筑计划还包括几座办公楼和一个地下部份。预计,整个工程将在2015年竣工。纪念碑和纪念馆总花费约为7000万美元。丁子江图
在世界貿易中心原址上的是黑色大理石的方形的池,每一個佔地大約有半公頃,可说是北美最大的人工瀑布。这个反思池的四周是黄铜幕墙,上刻有2001年9月11日以及1993年世界贸易中心爆炸案中遇难者的名字。丁子江图
查询遇难者名字的人们。纪念水池四周分布的铜墙上刻着2983个姓名,它们排布在一起,钩织出数千个遇害者生前就形成的、以及在灾难来临时形成的人际关系。丁子江图
在遇难者名单中可看到一些华人的名字。当纪念碑的规划者向遇害人的亲朋好友征求该将遇害人的姓名摆放在谁的姓名旁时,有约1200个人给出了回应,他们希望遇害者的姓名能和也在袭击中逝世的某个同事、家人或是朋友放在一起。丁子江图
正下方是911华人英雄曾喆的名字。1972年出生于广州、1988年随家人移居美国的曾喆在距离世贸大厦两条街远的纽约银行工作,是最早知道世贸中心发生惨案的人之一。事发当天上午9时40分,曾喆的母亲岑娇娴接到儿子打给她的最后一个电话:“妈,现在外边很乱,我没事,我去救人。”之后,曾喆逆撤退的人流而行,以大无畏的精神又重返救难现场,最后牺牲在救人的第一线。纽约福克斯电视5台曾拍摄到曾喆现场救人的镜头,电视画面上的曾喆身穿白衬衣,蹲在地上,关切地注视着一位躺在地上受了重伤的亚裔妇女,曾喆的旁边还有一位棕色皮肤的救护人员,画面的背景是一辆大型消防车。为了纪念这位在恐袭中英勇救人而献身的青年,纽约银行以曾喆的名字命名了公司办公楼内的一个会议室。2002年纽约银行又创立了曾喆基金会,每年7月都举行高尔夫球赛,为曾喆基金会筹款。2004年9月11日,一条以曾喆名字命名的街道在曼哈顿华埠诞生。美国的“救护员博物馆”也宣布,曾喆的名字将被刻在美国救护纪念物“生命树”上。丁子江图
http://ny.usqiaobao.com/images/37-b.jpg
这是曾喆的遗照。纽约福克斯电视5台曾拍摄到他现场救人的镜头,电视画面上,身穿白衬衫戴着手套的曾喆,与另一名抢救人员一起,正在担架旁镇静专注地为浑身血迹的亚裔女伤者进行包扎,而身边是不时从天而降的砖石、杂物以及飞机残骸。从环境看,当时的地点大概在世贸南楼附近。大厦倒塌后,一切都毁灭了。这个难得的镜头揭示世人,有这样一位英勇救人的华裔青年,从此消失在世贸的废墟之中。至今还无法了解曾喆牺牲的确切时间,但人们清楚,10时03分,世贸南楼倒塌;10时28分,世贸北楼倒塌。曾喆的高中同学、现在西雅图市工作的黄薇回忆说,她从FOX新闻节目中看到曾喆救人的画面后,立即打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曾妈妈岑娇娴女士。曾妈妈说:“早晨上班后曾喆就打电话告诉我,他要去救人。” 后来,她回忆道,9月11日上午,她先是接到大儿子的电话,说是世贸大厦出事了。“我当时心里一紧,因为小儿子曾喆就在距大厦两个街区的地方工作。9点40分,曾喆打来了电话,他只说了一句‘现在周围很乱,我没事,我要赶去救人’,就把电话掛了。”当时曾喆也给女友打了同样内容的电话,这是他与亲人最后一次通话。曾喆的上司蒂姆•基尼回忆说,有人看到曾喆走出地铁站时世贸中心1号楼已经起火冒烟,他去往办公室的路上清楚地看到火势加大和2号楼被撞,到了办公室给家人打完电话后马上拿起急救用品下了楼。为了记念曾喆,该公司以他的名字命名该部两间会议室中的一间(另一间以纽约银行创办人的名字命名)。基尼说:“我们在会议室标牌上刻上曾喆的故事,让全球各地来这里出差的客户代表知道我们银行有位不平凡的员工。” 与父母一起来自中国大陆的曾喆在罗彻斯特攻读硕士期间,还专门学过救护知识,获得紧急救护员証书,并在布赖顿救护队当过义工。救护队队长鲍勃•布罗迪回忆说,曾喆参加救护训练非常认真,接受技术很快,是一名合格的救护员,“他待人热情、体贴伤员、表现出色,我们大家都把他看作是自己的朋友。”为了铭记曾喆,救护队将一辆崭新的救护车漆上曾喆的名字,布赖顿镇还为此举行了隆重的命名仪式。纽约州州长帕德基在“州情咨文”中列举了世贸中心救难的14位英雄,其中惟一的华人是曾喆。美国各大媒体也把目光纷纷聚焦到这位舍己救人的华裔英雄身上。纽约中国城边的一条街被命名为曾喆街。《纽约时报》称曾喆是“完全无私的英雄”。图片来自于美国9·11纪念馆网站。
这里至少刻着三位华人遇难者的名字。纪念碑上名字的排布保留住了遇难者生前与同事、朋友和家人的关系网,在纪念碑上,你也看不到尊卑贵贱,所有的名字都是平等的。丁子江图
中间的名字来自中国广东台山的华裔少女关艳珠(Cindy Yan Zhu
Guan),遇难时25岁。9月11日飞机撞击世贸大厦1号楼(北楼)时,她正在2号楼(南楼)12层上行的电梯上,要到位于86层的纽约州税务局上班。虽然她接到了亲人要她赶快下楼的电话,但她被困在电梯里不能动弹。2号楼被撞后她还在电梯里同亲人说了一句话,但很快手机就不通了,眼睁睁地等到2号楼倒塌而遇难。丁子江图
http://ny.usqiaobao.com/images/24-b.jpg
这是关艳珠的遗照。来图片自于美国9·11纪念馆网站。
这个遇难者叫Jie Yao Justin Zhao (赵杰耀译音)。据其同学说,26岁的他来自中国广东,是一名电脑工程师。
http://ny.usqiaobao.com/images/38-b.jpg
Jie Yao Justin
Zhao的遗照。来图片自于美国9·11纪念馆网站。
这里刻着一位母亲与她未出生孩子。规划者采用了由媒体设计公司和软件艺术家共同研发的一个复杂的数学算法。这个名字算法分两步工作,第一步先将需要放置在一起的名字组成一个簇。如A姓名需要放在B旁边,B又得排在C旁边,那么这三个名字就会组成一个簇。第二步使用的是区域填充算法,它会将所有的簇中的名字排布在76块青铜板上。它会先为大的簇找到位置,然后再将小的簇填充至空余位置中。整个算法花了一个月才完成,之后由于要求更改,他们又花了数月进行微调。丁子江图
整个设计别处心裁。丁子江图
整个纪念地保安措施相当严密,人们就像上飞机一样受到严格安检。丁子江图
911的八个月后,我来到了纽约,同几乎所有来到这里的人们一样,第一想去的地方就是911遗址现场。虽然以前多次来过这里,但这一次的心境决然不同。当年登上过世贸大厦的顶端,而眼下所见是一片巨大的深坑。丁子江图
纽约世贸大厦崩塌后遗留的一片废墟。丁子江图
世贸大厦旁边的教堂上布满了记念物。丁子江图
遭911恐怖攻击倾毁的世贸中心双塔遗址外围,成为纽约最热门的观光胜地。受到经济不景气和911事件影响,现在的纽约无法吸引游客停留,但世贸中心双塔遗址一下子成为游客首选的观光景点,被铁网拦住的遗址外围地带的游客如过江之鲫。丁子江图
吊祭的人们络绎不绝。丁子江图
附:9·11遇难华人照片。以下36张华人遇难者照片来自于美国9·11纪念馆网站。遇难的至少有41名华人,5人因网站上没有照片,或照片质量欠佳,因而没有采用。
http://ny.usqiaobao.com/images/39-b.jpg
这是被劫持的美航第11次航班上的空姐、45岁的邓月薇。她在飞机撞击世贸中心1号楼前,沉着勇敢地将劫机讯息以及劫持者的座位号码和行动状况,秘密报吿给了地面航空安全机构。尽管由于事态紧急未能阻止飞机撞击大楼,但却使得美国政府得以及早关闭机场与领空,避免了更多的牺牲与伤亡。9·11事件调查委员会称邓月薇是美国英雄。前总统布什、已故联邦参议员肯尼迪、国会众议员佩洛西和纽约消防局长马尔都发出信函,向邓月薇的家人表达哀悼并赞誉她的英勇行为。旧金山市市长布朗将9月21日命名为“旧金山邓月薇日”。如今邓月薇名字也被镌刻在9·11纪念馆北瀑布池西南角的青铜板上。
http://ny.usqiaobao.com/images/41-b.jpg
在罹难的这41位同胞中,年龄最大的是照片上来自北京东风制药厂的高级工程师郑于光老先生,罹难时65岁。当年他和61岁的、在北京有色金属硏究院担任牙科医生的妻子杨树荫,来美国探望住在弗吉尼亚州的女儿、女婿和出生不久的外孙。11日上午,两位老人在华盛顿达拉斯机场与送行的女儿吿别后,搭乘美国航空公司第77次航班前往洛杉矶转机回国,不幸的是该飞机遭到恐怖分子的劫持。上午9:45分,飞机撞向华盛顿的五角大楼,乘客和机组人员共64人无一生还,郑于光与妻子杨树荫也双双遇难。
http://ny.usqiaobao.com/images/3-b(4).jpg
http://ny.usqiaobao.com/images/18-b(1).jpg
http://ny.usqiaobao.com/images/9-b(1).jpg
http://ny.usqiaobao.com/images/15-b.jpg
http://ny.usqiaobao.com/images/14-b.jpg
http://ny.usqiaobao.com/images/17-b(1).jpg
http://ny.usqiaobao.com/images/26-b.jpg
http://ny.usqiaobao.com/images/24-b.jpg
http://ny.usqiaobao.com/images/29-b(1).jpg
http://ny.usqiaobao.com/images/36-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