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策论时评 |
一、 民生重建:
捐款善用、家园重建、危房整修、卫生防疫、移民安置、抚恤政策、福利政策、生育政策、领养政策等。
二、 心灵重建:
心理干预、精神治疗、人文关怀、人际重构、伦理新序等。
三、教育重建:
预算规划、校园建设、助学政策、校舍安全(追究豆腐渣工程的罪行)等。
四、经济重建:
资源分配、完善交通、恢复生产、产业重组、金融贷款、商业改善、吸引投资、变动格局(如国防工业等)等。
五、行政重建:
应变机制、执政能力、村镇合并、区域重划、反腐力度、法律追责(主要追究救灾中官员的腐败渎职)等。
六、生态重建:
新城选址、污染整治、山地整治(滑坡、水土流失等)、水利整治(危殆水库、堰塞湖等)、动物保护(主要是受损的三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
七、学术重建:
科学论证、教训总结、土洋结合、多维预测等。
八、文化重建:
民族传承、宗教政策、理论探讨、建筑风格、丧葬习俗、古迹修缮等。
以现代羌族为例,约有人口32万的这个少数民族是古代羌支中保留羌族族称以及最传统文化的一支,与汉族、藏族、彝族、纳西族、白族等为兄弟民族,皆出自古羌;其中大部分居住在这次大地震灾区一带。灾后,以碉楼、石砌房、索桥、栈道和水利筑堰(后来又加上梯级电站)等而著称的羌族建筑基本遭到毁坏,今后也很难再保持原来传统的风格。羌族人口并不多,而且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因此,流传于人民群众中的口头文学在羌族文学中占有重要的特殊地位,它主要是依靠人民群众世代口授和长期歌唱而得以继续的。建国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与学术界作了创制羌文的努力,但总要有本民族成员作为肉身载体而加以沿袭。这次灾后的大批羌族孤儿若受到其他族裔或外地人士的领养,一个不利结果是本文化的传承多少会有部分中断的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