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国旅游的三大禁忌:与记者的一次对话

(2007-12-24 07:32:44)
标签:

华尔街骑牛事件

中国人心态

分类: 东西文化
    最近我们正在做一篇话题文章,围绕的话题就是最近议论很多的“华尔街骑牛事件”,想来您可能也有所闻。北京电视台主持人在纽约在华尔街偶遇一群争先恐后爬上公牛雕塑拍照的中国内地游客,主持人拍下当时的骑牛场景后贴到了自己的博客上,并告诫人们注意自己的行为、素质,随即引起网民、舆论的广泛反应,“未名空间”BBS上有网友贴出外国人骑在牛上的照片,之后人们各抒己见,几乎又掀起一次有关国民素质的大讨论,甚至有国外媒体也关注起这件事来。作为一本旅行杂志,我们也从关注事件本身转到该博客及后续各种议论竟引起如此舆论交锋这个现象上来,所以想从“中国人心态”和“媒体立场”等方面讲讲杂志角度的解读,里边的内容会包括对一些文化、社会名人、媒体人、资深旅行者的采访,请他们发表一下自己对“骑牛事件”现象的看法、联想、思考、评论。中西教育和工作背景也许会让您对此有自己独特的解读,因此这里就想冒昧去信,请问您对此有何想法和高见?烦您这两天拨冗给予回复可以吗?......。
    前些日子,有一位著名的旅游记者来邮件这样问道。
 

    我很感谢这种“礼贤下士”的看重,更钦佩记者这种高水准的视角。

    最近我也注意到了这个事件的争论。这的确是公婆各有理的问题,而超出了我所能应对的能力。我回复说自己仅能从另一层面提一下自己的看法,题为“旅游的三大注意与三大禁忌”。

    去国外旅游应注意三大问题:一是当地法规;二是一般公德;三是各种禁忌。

    从大原则上说,在西方发达国家,凡是法规没有禁止的东西都能做。例如美国对待法有三种情况:“合法”(Legal),“非法” (Illegal)和“不是非法”(It is not illegal)。第一种情况,既然讲明是合法,当然人人都可以干。第二种情况,既然讲明了非法,当然人人都不可以干,干了就必须受到制裁。这第三种情况最有空子可钻,它居于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灰色边缘地带,既然没有讲明不可以干,那就是可以干。例如,在美国的49个州中,卖淫都是非法的,而在位于内华达州的世界大赌都拉斯维加斯,因某种现实经济利益的需要,却定为“不是非法”,但也没有定为“合法”。既然没有定为非法,那就留下了可行的余地。

    美国的一个法律原则就是,没有规定不能干的事都可以干。于是,既然法律没有说不能卖淫,那就是说在某种意义上讲可以卖淫。但这并不能认为这种行为就是道德的。

    然而“凡是法规没有禁止的东西都能做”的说法涉及到另一个更广更深的层面,这就是公德与私德的问题。任何一位有良知、理智和教养的人都应该从自律出发来抉择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不过,在当代西方发达国家,法律、宗教和道德三者是分开的。

    另外还有一个比法规和公德更应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各种禁忌问题。到国外旅游,至少注意三种禁忌,即宗教禁忌、民俗禁忌以及行业禁忌。

    不像西方发达国家,在一些国家与地区,宗教、法律与道德三者是不分开的。例如婚外恋旅游或一夜情性爱在某些伊斯兰教国家就可能判石刑处死。在泰国北部,某次我踏进傈傈人的小寨子,瞧见一座三根木头搭的门,就想钻过;有人一把抓住我,说这是鬼门,外人钻了要杀掉。还有某次,我观看印度恒河边火葬时,差点违反规矩而受到惩罚。

    有关沸沸扬扬的华尔街骑牛事件,可以用上述旅游的三大注意与三大禁忌的标杆自我判定一下:1是否触犯当地法规?2是否违背一般公德?3是否逾越宗教、民俗或行业等三种禁忌?若是,就不可骑或最好不骑;若不是,就可骑甚至理所当然地骑。

 

    感谢回复,并提出另一个看问题的角度。以您提到的三大注意与三大禁忌的标杆判定,华尔街骑牛并不违反当地法规,但有违背一般公德之嫌,另外它并不逾越宗教、民俗或行业等禁忌,由此——骑牛事件本不该引来如此义愤的鞭笞,或者上纲上线到国民素质,您认为这样的看法如何?跳出事件本身一点来看,之所以引来一片激烈的口水战,您认为是不是很多中国人的心态出问题了,如议论所讲?如确如此,是不是意味着中国人因此而丢掉了很多应该客观看待事物和与世界平等对话的平和心态?(学生心态严重?)而媒体又应该如何站在有立场的角度去解读、引领呢?愿听听您的高见......。

    这位记者收到我上述回答后,又来邮件如此追问。

 

    我又回复说:哈,您非“逼”我趟这片“浑水”了。本来,这只是一个“骑牛”与“反骑牛”的问题,或该不该“骑牛”的问题,现在更高了一个层阶,变成了该不该争论这个问题的问题,即一个“元”问题或一个用“元语言”来讨论的问题。就像“正龙拍虎”那个新成语一样(有关那个陕西农民华南虎拍照事件),亦可创造一个“华客骑牛”或“老中骑牛”的新成语(旅美华人常称自己为老中)。或许正如您说的,应跳出事件本身一点来看,或应用平常心看,以前面提到的三大注意与三大禁忌的标杆判定,华尔街骑牛并不违反当地法规,但有违背一般公德之嫌,另外它并不逾越宗教、民俗或行业等禁忌,由此——骑牛事件本不该引来如此义愤的鞭笞,或者上纲上线到国民素质,而应多一点客观看待事物和与世界平等对话的平和心态。

    我还是补充了几点杂乱而又不成熟的看法,不过仍未能正面回答记者那些高深的“元问题”,也许有点滑头:

    1所谓法规是从广义上讲的,华尔街那个铜牛不知是作为街景名胜文物而属于纽约市政府的公共财产,还是属于证券交易所,若是后者,那就属私有财产,也就“神圣不可侵犯”,私有主随时可规定让不让骑;

    2一般说来,在美国一切问题最后都归于某种法律问题,至少“骑牛”行为“可能会带来摔伤人的法律后果,若出现一次这样的事故,那铜牛的所有者就麻烦了;

    3有智慧的旅游管理者,会在游客尽兴与游客安全,文物保护与文物经济效益之间寻求均衡点;

    4即便有很多其他族裔的人也骑牛,并不决定这个行为本身的是非对错;

    5我所见到的颐和园昆明湖旁的那个铜牛以及拉萨城里的那个铜牛,后来都是禁止骑坐的;在国内很多地方,某些动物形象的雕塑,如貔貅,石狮等是不准骑坐的,有的是逾越了民俗或行业的禁忌,国外也是一样;或许对美国的大多数股票投资者来说,“骑牛”没有多大影响,但也有可能对某些人而言,这种行为逾越了某种行业禁忌,因此在不太扫自己观光之兴的情况下,通常还是谨慎为好。

 

    谢谢您为我的小采访趟了两趟这滩水,好在应该还不算太“浑”吧:世界上发生一件事,没准就有数万种说法,发生一件和中国人有关的事,看法和议论同样上百成千。当下的中国,社会各个层面都在急速变化或转型,人们的行为和思想也更加多元,中国人在看世界的同时也想知道世界怎么看自己、许多事情的评判标准是什么......这时候,什么样的想法和评价都有,经常在网上、报纸上看看,我觉得蛮有意思,于是有些热点也便成了我们杂志可以传达我们自己说法的话题......。

    这是记者再一次的回应,我很受启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