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思偶录 |
有一则寓言说:雄鹰即便高翔万里,看到的也只是地上的兔子;而粪金龟眼里只有荒原上的粪球。法国作家兼昆虫学家法布儿在他的「昆虫记」中,用了30多年研究粪金龟,曾美伦美焕地描绘这种虫子欢天喜地滚送粪球的盛况。美国好莱坞也将粪金龟捧为国际巨星,拍了颂扬它们的正篇加续集。
所谓粪金龟其实就是在我们中国乡下到处可以碰到的“粪甲虫”或北方人俗称的“屎克螂”, 它们兢兢业业把草食动物排泄出来的粪便搓成圆球,再经长途跋涉把粪球滚进窝穴, 接着在粪球里下蛋,目的是让幼虫孵化成虫,并能以粪为食,以便快乐成长。法布儿将粪金龟誉称为“大自然的清道夫!”生物学家告诉我们,从生态上说,倘若这个星球少了粪金龟,凡生物都将栖息在粪堆之上!
真别小看这种粪金龟,就对它们的描述也有一个视角和眼界问题。一位埃及学者告知:在古埃及人眼里,粪金龟的头形与其滚动的粪球状似太阳,加上滚行之路相当长,就像东升的旭日,运行一天,最后降于西方;崇尚拜日的古埃及人便将这种甲虫视为具有推动太阳运行的魔力,而称之为圣金龟,它们因此升华为图腾,成为太陽神的化身;在不少埃及古壁画上可经常发现这种虫子的尊容。古埃及人将粪金龟作为护身符或神圣装饰物,而用于各种场合,如放置于木乃伊内免遭邪恶的侵害或当作官员的封印使用。Karnak神庙里的粪金龟的巨型神像竟达2.5公尺之长。甚至有古代传说,将一只称做Aksak粪金龟捧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说它用黏土创造了人类的始祖――第一对男女。据考证,古埃及人把粪金龟图腾带进腓尼基人的文化;接着后者在地中海各处传布了粪金龟;随后希腊人也开始推崇粪金龟,结果就使之曼延到欧洲大陆。对这种金龟子的一“圣”与一“粪”包涵了多少宇宙观、文化观、宗教观和生活观的看法和说头。
视角也常常与内心的境界有关。一个有关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打坐的故事很有意味:前者戏笑后者的样子象牛粪,后者尊称前者的姿态如菩萨;苏小妹却一语道破了天机,说她哥哥是心中有粪,故看他人为粪;而高僧心中有菩萨,故看他人为菩萨。
不同的视角造成了不同的世界观,也必然造成了不同的历史人物。《太平御览》有个故事:某藩国派使臣拜见曹操,善于权变的曹操让侍卫化装成自己,而自己则化装成侍卫;接见后,曹操派人向那使臣打听对受接见的感想;谁知后者叹道:“曹丞相看起来很是一般,但他身边的那个侍卫却英气冲天,今后定是个王者人物。”曹操得知后大惊,怕败露风声,便派刺客将那个使臣在途中暗杀了。这足以看出号称英雄加奸雄的曹操所具的视角,以及那使臣让自己遭惹杀身之祸的视角。
所谓极目放眼、俯视天下,乃老百姓对于杰出人物的颂扬。韬晦中的刘备在种菜的时候,被曹丞相窥破了英雄真相,以致于产生了煮酒论英的豪气篇章。
《秋水》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千岁矣。王中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拿今天白话是说,庄子在濮水边垂钓时,楚王派两位使臣请庄子入朝做高官。庄子却专注钓鱼,不予理睬。在庄子眼里,宁可做自由自在拖着尾巴在泥污里爬行的活乌龟,也不做一只供奉在庙堂上的死乌龟。
这就是“游心于淡”,“与造物者游”的庄子,对人们最垂涎的官本位的不同视角。
据说一位非洲的酋长去英伦三岛观光。回来后,人们问其所见所闻。酋长想了想,回答:“英国的人都说英语,连小孩子也在说。”此君说的丝毫不差,完全正确,但只能注意这一点,而漠视其他所有的一切。这就是视角和眼界,其决定了自我定位、价值取向和能力所达的最大范围。
有人问英国大历史家汤因比(Arnold Toynbee,1889-1975):如果可以重新再一次选择出生时间和地点,什么是您最佳的选择呢?汤因比说,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本人愿意在公元元年出生在欧亚大陆的汇聚点,因为当时古埃及文明、欧洲文明与亚洲文明等三大文明在这一区域交汇,并放射到全球。亲历其间,可以准确地观察到各种文明形态对世界的影响。
不愧为大师的汤恩比,其视角和眼界何其高也、广也、远也!实非俗人可达也。
所谓粪金龟其实就是在我们中国乡下到处可以碰到的“粪甲虫”或北方人俗称的“屎克螂”, 它们兢兢业业把草食动物排泄出来的粪便搓成圆球,再经长途跋涉把粪球滚进窝穴, 接着在粪球里下蛋,目的是让幼虫孵化成虫,并能以粪为食,以便快乐成长。法布儿将粪金龟誉称为“大自然的清道夫!”生物学家告诉我们,从生态上说,倘若这个星球少了粪金龟,凡生物都将栖息在粪堆之上!
真别小看这种粪金龟,就对它们的描述也有一个视角和眼界问题。一位埃及学者告知:在古埃及人眼里,粪金龟的头形与其滚动的粪球状似太阳,加上滚行之路相当长,就像东升的旭日,运行一天,最后降于西方;崇尚拜日的古埃及人便将这种甲虫视为具有推动太阳运行的魔力,而称之为圣金龟,它们因此升华为图腾,成为太陽神的化身;在不少埃及古壁画上可经常发现这种虫子的尊容。古埃及人将粪金龟作为护身符或神圣装饰物,而用于各种场合,如放置于木乃伊内免遭邪恶的侵害或当作官员的封印使用。Karnak神庙里的粪金龟的巨型神像竟达2.5公尺之长。甚至有古代传说,将一只称做Aksak粪金龟捧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说它用黏土创造了人类的始祖――第一对男女。据考证,古埃及人把粪金龟图腾带进腓尼基人的文化;接着后者在地中海各处传布了粪金龟;随后希腊人也开始推崇粪金龟,结果就使之曼延到欧洲大陆。对这种金龟子的一“圣”与一“粪”包涵了多少宇宙观、文化观、宗教观和生活观的看法和说头。
视角也常常与内心的境界有关。一个有关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打坐的故事很有意味:前者戏笑后者的样子象牛粪,后者尊称前者的姿态如菩萨;苏小妹却一语道破了天机,说她哥哥是心中有粪,故看他人为粪;而高僧心中有菩萨,故看他人为菩萨。
不同的视角造成了不同的世界观,也必然造成了不同的历史人物。《太平御览》有个故事:某藩国派使臣拜见曹操,善于权变的曹操让侍卫化装成自己,而自己则化装成侍卫;接见后,曹操派人向那使臣打听对受接见的感想;谁知后者叹道:“曹丞相看起来很是一般,但他身边的那个侍卫却英气冲天,今后定是个王者人物。”曹操得知后大惊,怕败露风声,便派刺客将那个使臣在途中暗杀了。这足以看出号称英雄加奸雄的曹操所具的视角,以及那使臣让自己遭惹杀身之祸的视角。
所谓极目放眼、俯视天下,乃老百姓对于杰出人物的颂扬。韬晦中的刘备在种菜的时候,被曹丞相窥破了英雄真相,以致于产生了煮酒论英的豪气篇章。
《秋水》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千岁矣。王中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拿今天白话是说,庄子在濮水边垂钓时,楚王派两位使臣请庄子入朝做高官。庄子却专注钓鱼,不予理睬。在庄子眼里,宁可做自由自在拖着尾巴在泥污里爬行的活乌龟,也不做一只供奉在庙堂上的死乌龟。
这就是“游心于淡”,“与造物者游”的庄子,对人们最垂涎的官本位的不同视角。
据说一位非洲的酋长去英伦三岛观光。回来后,人们问其所见所闻。酋长想了想,回答:“英国的人都说英语,连小孩子也在说。”此君说的丝毫不差,完全正确,但只能注意这一点,而漠视其他所有的一切。这就是视角和眼界,其决定了自我定位、价值取向和能力所达的最大范围。
有人问英国大历史家汤因比(Arnold Toynbee,1889-1975):如果可以重新再一次选择出生时间和地点,什么是您最佳的选择呢?汤因比说,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本人愿意在公元元年出生在欧亚大陆的汇聚点,因为当时古埃及文明、欧洲文明与亚洲文明等三大文明在这一区域交汇,并放射到全球。亲历其间,可以准确地观察到各种文明形态对世界的影响。
不愧为大师的汤恩比,其视角和眼界何其高也、广也、远也!实非俗人可达也。
前一篇:三位教授遇害案追踪(上〕
后一篇:一个被上级差点枪毙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