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以黑手党开场的故事
(2006-04-02 01:40:27)
标签:
黑手党
o'hare
国际机场
|
分类:
评判美国
|
在芝加哥大学时,因是穷学生,租不起校园里的房子,而校园外附近,靠密执安湖的东边也太昂贵,另外三面都是黑人贫民区,虽便宜但犯罪率极高,没有学生敢住;无奈,便住在远离校园,处于芝加哥城南区一处还算热闹的意大利裔社区。这里是黑手党掌控的地方,不过并没有受到电影「教父」所描绘的那种黑道歹徒的骚扰。听说没有任何外来的罪犯胆敢在当地的太岁头上动土,故街面和居住区反而相对安全。
为满足好奇,我很想见识一下什么样的人是黑手党徒,而结交了不少三教九流,如枪店老板、酒吧掌柜、餐馆跑堂、车行伙计、衣厂工头、警局探员、垃圾工人等等;真是疑人偷斧,见谁谁都象,相处久了,又觉得见谁谁不象,至少还是好人多得多。有点遗憾,怎么没有人发展我“入党”,大概东方人不够资格吧!
这一期间,为了历练,我还志愿兼任芝加哥法庭的双语工作人员,专门对付贩毒和凶杀等重大案件,但大都涉及亚裔和黑人嫌犯,而与黑手党几乎没有什么直接的关联。检察人员告诉我,今日的黑手党并不在街上明目张胆地打打杀杀,而是极有严密组织和现代技术手段的高档次犯罪,对他们取证是极为困难的。
邻居中有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有人戏称他是黑手党,至少年轻时当过。老者颇有学识,也很幽默,他的眼睛里就象藏着一个图书馆。某次,他问我,你开车进芝加哥时,有没有看到一块路标,上写着“Chicago
Left”?我回答有啊。他接着说,有几个意大利新移民,开车进城时,迎面看到了这个路标,商量了一下便就掉头回转了。他问我有没有也这样做了?我开始没有反应过来,过了一会儿,才醒悟,原来英文“Left”一词既有“已离开”的意思,又有“左方”的意思;那些人将那个路标误解为是“芝加哥已离开”,而其实真正意思是“芝加哥往左行”;既然芝加哥不存在了,那还去干嘛?于是我哈哈大笑起来。
我认识这位老者两年,到底还是没有弄清他的底细。但他总时不时向我灌输一些有关芝加哥的掌故。记得还有一次,他给我讲了一个流传于芝加哥,以黑手党开场,以飞行员结尾的上下篇真实故事,题目很不起眼,叫“做了一件对事”。本来我对美国故事大都不很以为然,即便感觉好也只归结为好莱坞式的涂抹;但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以及独特的结构,却很少遇到过;初读有点平淡,但到最后一句,真被憾动了。
故事回述如下:
上篇:黑手党律师
很多年以前,有一名叫阿尔•卡朋的人几乎控制着整个芝加哥。这个阿尔•卡朋之所以出名,
并非他有任何英雄壮举,而是由于他使风城(芝加哥的别名)陷入走私,卖淫和凶杀而臭名昭著。 卡朋雇了一个绰号叫“悠闲艾迪”
的私人律师。卡朋有太多理由需要这位律师了。这个“悠闲艾迪”也确实了得,他以自己对法律的娴熟操盘让卡朋一直逍遥法外。为了表达感激,卡朋不断还以丰厚的回报。艾迪的所得不仅有大笔的金钱,还有不少特殊的利益。他与他的家人居住在一栋四面带有围墙的别墅里,而那里面有豪华生活所具备的所有人力与物力的条件。光是这个不动产就占据了芝加哥市内的整整一条街口。艾迪享受着芝加哥黑帮所提供的昂贵生活,而漠视每天周围所发生的黑帮暴行。
不过,艾迪也有他的“软肋”,这就是那个让他无比疼爱的儿子。他所关注的是保证爱儿所享受的一切都是最好的:服饰,汽车及上等的教育。对此,他不惜任何血本;东西只要有价,就不愁得不到。尽管时常接触那些有组织的犯罪,艾迪仍然试图教育儿子什么是对和错。艾迪希望儿子成为比他更好的人。然而,即便倾尽他所有的财富与影响力,仍然有两样东西是他无法给予儿子的,
那就是好名声和好榜样。 终于有一天,“悠闲艾迪”
做出了一个对他来讲极其困难的抉择:纠正自己所做的一切,向司法机构揭露“疤瘌脸”阿尔•卡朋所有罪恶的真相;
以此洗刷自己蒙尘的声誉,并为儿子重树一个正直的形像。为此,
他必须出庭作证以揭露黑帮组织的罪行。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将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但他没有犹豫。
不到一年,在芝加哥一条僻静马路上的枪击火光中,“悠闲艾迪”的生命完结了。然而,他用良心与涤洁了的灵魂,给予了儿子自己所能给予的最厚重的一份礼物;这是他以生命作为最大代价换来的。
下篇:王牌飞行员
第二次世界大战缔造了无数的英雄,其中一个就是上尉军官巴赤•欧海尔,他是被派往驻南太平洋的列克星顿号航空母舰的一个战斗机驾驶员。
某日,欧海尔的整个飞行中队被派出执行任务。飞行中,他从仪表上发现他的油箱未被加满油,也就是说他在任务完成后无法返回。于是中队长命令他立即返回航空母舰。欧海尔不情愿地离开编队,调头返航。就在他接近母舰的时候,眼前所见顿时使他周身的血液变得冰凉……。一支日本战斗机群正在全速向美国舰队方向突袭而去,而因战斗机群被派出执行任务的航母却对此毫无戒备。欧海尔既无法通知他的中队及时返回救援,
也来不及向舰队发出警报预防正在逼近的危险。他唯一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把日本机群引开。 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
欧海尔驾机插进日本战机的编队,迅速瞄准和开炮,击落了一架惊慌失措的敌机后,立即又瞄向另一架……。欧海尔在已经乱了阵的敌机编队中飞进飞出,并尽可能更多地击落敌机,直到终于打光了最后一颗炮弹。欧海尔继续勇敢地向敌人发动袭击,并周旋于敌群中,试图以机翼或机尾撞击,以求尽多地损毁敌机,使其丧失飞行能力。
终于,气急败坏的日本机群被迫改变了方向,而远去了。欧海尔深深地松了一口气,驾着他那残破不堪的战机摇摇晃晃地回到了航母上。随后,他立即报告了归途中所发生的一切。那个安装在飞机上的照相机讲述了这个故事,
并记录了欧海尔英勇保卫舰队的全部过程。他一共击落了五架敌机。那一天是1942年2月20日。
由于这一光辉战绩,欧海尔成了二次大战中的美国第一位王牌飞行员,同时也是第一位获得国会荣誉勋章的海军飞行员。
一年后,欧海尔在一次空战中牺牲,时年才29岁。家乡的人们为了永久纪念这位二次大战的英雄和他的伟大精神,特将芝加哥国际机场命名为欧海尔(O’Hare)国际机场。
下次如果您来到欧海尔国际机场,您也许可以去参观一下欧海尔纪念馆,那里有他的雕像和他的荣誉勋章。纪念馆就在第一与第二航站之间。
那么这上下两篇故事究竟有什么关联呢? 欧海尔就是“悠闲艾迪”的儿子!
这是我平生所听到的最感人的真人真事之一。很多故事就这么一听,而它却是从我的灵魂中穿过的!本来我并不太喜欢芝加哥,它喧嚣、混杂、环境污染、犯罪率高,再加上冬天极冷夏日过热的气候。这个故事使我对这个美国第三大都市,有了新的感觉;尤其对原来熟视无睹,甚至有点厌烦的欧海尔国际机场,也有了某种特别的仰慕。
当我有一次从这个机场起飞,经过日本转机到北京的时候,途中,俯视那浩瀚无边的太平洋,想象着飞行员欧海尔,就在那一片云空中,向日本战机拼命撞击的情景。这位英雄殊死搏斗和献身的年代,即1942年至1943年,正是神州大地最艰难的抗战阶段,他就象当年飞虎队英雄一样,用生命支援了中国人民,当然他也为了自己祖国的人民!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