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访谈报道 |
四
墨西哥的大倒儿爷,倒人,倒得如火如荼。倒人的倒儿爷,叫做“蛇头”,经营的是人口走私买卖。蛇头不光倒自己的同胞,也和华人蛇头勾结,倒中国人。
中国人遗传了创造象形文字的聪明才智,把“非法移民”这个处于半抽象状态的名词形象化为人蛇。这个词的创造者,很会玩味非法移民的性质、状态、行为、行动。玩味者的闲情逸致,把非法移民打入了蛇类,每个个体化的名字以至性别都失去了意义。年幼的,就叫小“人蛇”。
人的梦想和追求,被无数次地鼓励,被纳入“美好”的范畴。
实现了“美国梦”的人,被注视的时刻,接受千万束目光欢呼致意的时刻,内心充满着“人上人”的喜悦。“美国梦”破碎的人,哪怕在社会最底层卑微地活着,也有个好称呼,叫“小人物”。好心的“人上人”,百忙之余,有时也会想起底层的人物,为他们呐喊几声,争取些权益。其实,不管是上是下、是大是小、是尊贵是卑微,在法律上,人一概被打上平等的烙印。做梦和追求梦,谁也不比谁的权利要少。
“人蛇”的梦,再做,也做不成“美好”。法律恨不得把“人蛇”一网打尽,从此边境太平。
怀着做人的梦想,这些本来和我们同样是人的“蛇”,一批又一批,逃离生养自己的国土,前赴后继,不怕牺牲地穿越美墨边境。能怪人们对背叛的向往吗?这种强烈追梦和背叛心理,归根结底,产生于人类文明的巨大差异。
边城蒂华纳,蛇头活动的重镇要地,对于走陆路的华人偷渡集团,这里也是必经之地。
与墨裔偷渡者相比,落到蛇头手上的中国人,尤其是女人,遭遇更惨。
在纽约打黑工偿还偷渡费的一名福建男子,讲述了边境上的一段亲身见闻。福建一女子,姑且称她叶某,其实到了那种地步,她就是对自己指名道姓,也不会有人相信,那就是她。这段见闻,就是关于叶某。
叶某的丈夫先她几年,倾尽家中所有积蓄,成功偷渡来美。攒下一笔钱之后,给叶某也办了偷渡“手续”:交一笔押金给蛇头,叶某被带上了赴美之路。每走一程,接手的蛇头就通知叶某的丈夫,交一笔钱。交足了钱,再往前走。就这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地走过千山万水,来到美墨边境。最后,蛇头还要再收数万元美金,才肯把叶某带过边境。
此时,叶某的丈夫已囊空如洗,与蛇头一番交涉之后,决定把叶某留在边境,等他凑足了钱,再让她过境。蛇头狠狠地强暴叶某,满足了兽性,又发泄了收不到钱的怨气。然后率领交足钱的偷渡客,继续出发。
后一茬蛇头又来了,叶某拿出丈夫在纽约的电话号码,让蛇头找他要钱。双方交涉的结果依旧,叶某的遭遇也依旧。
蛇头一茬接一茬,源源不断。叶某也就一次一次地被糟蹋,在伤痛和屈辱中等待团聚的日子。
她的丈夫后来也凑到些钱,不过,此时的他却在想,这么个残破的躯体,还值不值得自己花钱?反正,他是不想再要她,甚至觉得厌恶,就随她去吧。
当那名福建男子见到叶某时,她靠着墙角坐在地上,像一块被随手丢弃的抹布,没人想捡起来。她明白已被丈夫抛弃,于是向每一个路过的同胞求救。然而,这些同胞们也都自身难保,谁能顾她?!好心一点儿的,顶多能帮她打个电话。
她丈夫把电话号码都撤了,拨通之后,那头是电话公司的录音:这个号码已经取消,请查清之后,重新拨号。接着是电流呜呜的长声,回响着无限的空洞。
其实,就算到了美国,非法移民还是身在地狱。
近年来,移民局所侦破的闽籍偷渡客遭绑架勒索案件显示,偷渡客抵美后,无力付清偷渡费的,会被“蛇头”禁锢,遭殴打虐待,女性偷渡客还可能被卖到淫窟还债。即便付清费用者,也成为同乡不良帮派分子绑架勒索的对象。
墨西哥“蛇头”的手上,永远有倒不完的人。
倒同胞,倒非同胞;倒健全的人,也倒聋哑人。
这些聋哑人从蒂华纳进入美国加州之后,“蛇头”先把他们藏匿在安全地点,再把他们送到纽约,胁迫做奴工。
纽约有关当局在一次突击搜检中,从皇后区杰克森高地的一个汽车旅馆就捕获7名“蛇头”。这些“蛇头”们用残暴的手段管理着两间公寓,里面住满了聋哑的墨西哥人,其中包括3名孕妇和12名小孩。聋哑人用手语表达了被迫充当奴工长达数月的辛酸经历。据他们自己说,他们是受骗而来的。因为有人告诉他们,可以在这里“工作移民”,生活得富裕而体面。
在这次突击搜检之前,警员和急救人员曾探访过其中一间公寓,试图为一名患病的妇女提供医疗服务,却遭到该妇女的拒绝。
纽约市长朱利安接到报告,立即赶到现场。朱利安和一名眼眶上有伤疤的孩子说话,一个聋哑男子比划说,这是他的孩子,多次被监管人员殴打。朱利安在离开汽车旅馆时说,至少有些人受到可怕的折磨,这不应该发生在任何人身上。他还坚持,应该把这些人拘留在纽约市,作为犯罪受害人和证人。
这些住在杰克森高地的聋哑儿童,每天被迫在天亮前背起装有100个钥匙圈的书包,赶往地铁站,以1美元一个的价格贩卖。
清晨,觅食的鸽子在他们的脚边蹦跳,在他们的眼前嬉戏,倏然又“呼啦”一下飞起,在他们的头顶掠起一阵欢快的风。
没有听觉的孩子,听不到这风。
如果鸽子通灵,为他们祝福,那就祝他们卖光包里的100个钥匙圈吧!再过一会儿,太阳就要升起来,整个城市的学龄儿童就要背起书包,坐上亮黄色的校车回到学校。
这些可怜的孩子,脚步匆匆,走进地铁站。他们整日在列车上穿梭,怯生生地将钥匙圈放在乘客旁边。圈上穿着一张小卡片,上写“我是聋子”。孩子的黑眼睛里,充满着无言的乞求。然而,并不是每个乘客都有心情读出那目光里的乞求。发了慈悲的,就买下这个小玩意儿。
孩子们经常要穿梭至午夜。因为,如果赚不到100元,就会被“老板”殴打,或被惩罚挨饿。
假如我是一个乘客,任午夜的孩子穿梭,而不掏出1元钱来,我永远会感到内心的不安。
午夜,上了一天学的孩子,早已被梦神温柔地搂在怀中。这些孩子,也许从来没有尝过挨打的滋味儿。在美国,父母打孩子属违法。如果让美国人听见父母打孩子,或看出孩子挨打的痕迹,那还得了,他们会立刻抄起电话报警。“打是亲,骂是爱”,“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些华人的“祖训”,在这里都得受到法律制裁。
墨西哥“全国聋哑学校”校长胡埃塔说,墨西哥数百名无法进入聋哑学校的儿童,受到诱骗说,到美国能赚很多钱,能过好日子,结果都跑到美国的城市贩卖小玩意儿。另一名教育界人士说,这些孩子受教育程度太低,因此容易受骗。
受骗,其实和教育程度不太有关。还有什么比“能赚很多钱,能过好日子”,对一个苦孩子的诱惑更大呢?!无数墨西哥的成年人,为了这个理想,用尽一生在跑,跑出墨西哥,跑到美国来。这就是这些孩子未来的缩影吗?
继纽约之后,北卡州也查获一起偷渡聋哑墨西哥人来美做奴工的案件。这些聋哑人走遍全州,兜售钥匙链儿、国旗贴纸等小东西,乞求一两元的捐助。但一天结束后,所有的钱都被“蛇头”掠走。移民局的官员随后着手调查,两地的案件是否有关联。
沦为奴工的华人,不比墨西哥人少,处境也更为悲惨。
在纽约、洛杉矶等城市,警方曾多次破获“蛇头”关押华人奴工的据点。奴工干的是粗活脏活,拿的是最低工资。而这点儿可怜的血汗钱,还要被“蛇头”悉数搜刮,作为偿还的偷渡费。女奴工更惨,还遭“蛇头”强暴侮辱。身为非法移民,他们不敢报案,只盼早日还清欠款,有所积攒,好把家人弄来美国有福同享。
前两次到蒂华纳,还有几分闲情,看它的异国情调。这次走在街头,举目四望,所有黑眼睛的孩子,都让我想起卖钥匙链儿的孩子,和那车祸后下落不明的孩子。
内心异常沉重。
中国人遗传了创造象形文字的聪明才智,把“非法移民”这个处于半抽象状态的名词形象化为人蛇。这个词的创造者,很会玩味非法移民的性质、状态、行为、行动。玩味者的闲情逸致,把非法移民打入了蛇类,每个个体化的名字以至性别都失去了意义。年幼的,就叫小“人蛇”。
人的梦想和追求,被无数次地鼓励,被纳入“美好”的范畴。
实现了“美国梦”的人,被注视的时刻,接受千万束目光欢呼致意的时刻,内心充满着“人上人”的喜悦。“美国梦”破碎的人,哪怕在社会最底层卑微地活着,也有个好称呼,叫“小人物”。好心的“人上人”,百忙之余,有时也会想起底层的人物,为他们呐喊几声,争取些权益。其实,不管是上是下、是大是小、是尊贵是卑微,在法律上,人一概被打上平等的烙印。做梦和追求梦,谁也不比谁的权利要少。
“人蛇”的梦,再做,也做不成“美好”。法律恨不得把“人蛇”一网打尽,从此边境太平。
怀着做人的梦想,这些本来和我们同样是人的“蛇”,一批又一批,逃离生养自己的国土,前赴后继,不怕牺牲地穿越美墨边境。能怪人们对背叛的向往吗?这种强烈追梦和背叛心理,归根结底,产生于人类文明的巨大差异。
边城蒂华纳,蛇头活动的重镇要地,对于走陆路的华人偷渡集团,这里也是必经之地。
与墨裔偷渡者相比,落到蛇头手上的中国人,尤其是女人,遭遇更惨。
在纽约打黑工偿还偷渡费的一名福建男子,讲述了边境上的一段亲身见闻。福建一女子,姑且称她叶某,其实到了那种地步,她就是对自己指名道姓,也不会有人相信,那就是她。这段见闻,就是关于叶某。
叶某的丈夫先她几年,倾尽家中所有积蓄,成功偷渡来美。攒下一笔钱之后,给叶某也办了偷渡“手续”:交一笔押金给蛇头,叶某被带上了赴美之路。每走一程,接手的蛇头就通知叶某的丈夫,交一笔钱。交足了钱,再往前走。就这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地走过千山万水,来到美墨边境。最后,蛇头还要再收数万元美金,才肯把叶某带过边境。
此时,叶某的丈夫已囊空如洗,与蛇头一番交涉之后,决定把叶某留在边境,等他凑足了钱,再让她过境。蛇头狠狠地强暴叶某,满足了兽性,又发泄了收不到钱的怨气。然后率领交足钱的偷渡客,继续出发。
后一茬蛇头又来了,叶某拿出丈夫在纽约的电话号码,让蛇头找他要钱。双方交涉的结果依旧,叶某的遭遇也依旧。
蛇头一茬接一茬,源源不断。叶某也就一次一次地被糟蹋,在伤痛和屈辱中等待团聚的日子。
她的丈夫后来也凑到些钱,不过,此时的他却在想,这么个残破的躯体,还值不值得自己花钱?反正,他是不想再要她,甚至觉得厌恶,就随她去吧。
当那名福建男子见到叶某时,她靠着墙角坐在地上,像一块被随手丢弃的抹布,没人想捡起来。她明白已被丈夫抛弃,于是向每一个路过的同胞求救。然而,这些同胞们也都自身难保,谁能顾她?!好心一点儿的,顶多能帮她打个电话。
她丈夫把电话号码都撤了,拨通之后,那头是电话公司的录音:这个号码已经取消,请查清之后,重新拨号。接着是电流呜呜的长声,回响着无限的空洞。
其实,就算到了美国,非法移民还是身在地狱。
近年来,移民局所侦破的闽籍偷渡客遭绑架勒索案件显示,偷渡客抵美后,无力付清偷渡费的,会被“蛇头”禁锢,遭殴打虐待,女性偷渡客还可能被卖到淫窟还债。即便付清费用者,也成为同乡不良帮派分子绑架勒索的对象。
墨西哥“蛇头”的手上,永远有倒不完的人。
倒同胞,倒非同胞;倒健全的人,也倒聋哑人。
这些聋哑人从蒂华纳进入美国加州之后,“蛇头”先把他们藏匿在安全地点,再把他们送到纽约,胁迫做奴工。
纽约有关当局在一次突击搜检中,从皇后区杰克森高地的一个汽车旅馆就捕获7名“蛇头”。这些“蛇头”们用残暴的手段管理着两间公寓,里面住满了聋哑的墨西哥人,其中包括3名孕妇和12名小孩。聋哑人用手语表达了被迫充当奴工长达数月的辛酸经历。据他们自己说,他们是受骗而来的。因为有人告诉他们,可以在这里“工作移民”,生活得富裕而体面。
在这次突击搜检之前,警员和急救人员曾探访过其中一间公寓,试图为一名患病的妇女提供医疗服务,却遭到该妇女的拒绝。
纽约市长朱利安接到报告,立即赶到现场。朱利安和一名眼眶上有伤疤的孩子说话,一个聋哑男子比划说,这是他的孩子,多次被监管人员殴打。朱利安在离开汽车旅馆时说,至少有些人受到可怕的折磨,这不应该发生在任何人身上。他还坚持,应该把这些人拘留在纽约市,作为犯罪受害人和证人。
这些住在杰克森高地的聋哑儿童,每天被迫在天亮前背起装有100个钥匙圈的书包,赶往地铁站,以1美元一个的价格贩卖。
清晨,觅食的鸽子在他们的脚边蹦跳,在他们的眼前嬉戏,倏然又“呼啦”一下飞起,在他们的头顶掠起一阵欢快的风。
没有听觉的孩子,听不到这风。
如果鸽子通灵,为他们祝福,那就祝他们卖光包里的100个钥匙圈吧!再过一会儿,太阳就要升起来,整个城市的学龄儿童就要背起书包,坐上亮黄色的校车回到学校。
这些可怜的孩子,脚步匆匆,走进地铁站。他们整日在列车上穿梭,怯生生地将钥匙圈放在乘客旁边。圈上穿着一张小卡片,上写“我是聋子”。孩子的黑眼睛里,充满着无言的乞求。然而,并不是每个乘客都有心情读出那目光里的乞求。发了慈悲的,就买下这个小玩意儿。
孩子们经常要穿梭至午夜。因为,如果赚不到100元,就会被“老板”殴打,或被惩罚挨饿。
假如我是一个乘客,任午夜的孩子穿梭,而不掏出1元钱来,我永远会感到内心的不安。
午夜,上了一天学的孩子,早已被梦神温柔地搂在怀中。这些孩子,也许从来没有尝过挨打的滋味儿。在美国,父母打孩子属违法。如果让美国人听见父母打孩子,或看出孩子挨打的痕迹,那还得了,他们会立刻抄起电话报警。“打是亲,骂是爱”,“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些华人的“祖训”,在这里都得受到法律制裁。
墨西哥“全国聋哑学校”校长胡埃塔说,墨西哥数百名无法进入聋哑学校的儿童,受到诱骗说,到美国能赚很多钱,能过好日子,结果都跑到美国的城市贩卖小玩意儿。另一名教育界人士说,这些孩子受教育程度太低,因此容易受骗。
受骗,其实和教育程度不太有关。还有什么比“能赚很多钱,能过好日子”,对一个苦孩子的诱惑更大呢?!无数墨西哥的成年人,为了这个理想,用尽一生在跑,跑出墨西哥,跑到美国来。这就是这些孩子未来的缩影吗?
继纽约之后,北卡州也查获一起偷渡聋哑墨西哥人来美做奴工的案件。这些聋哑人走遍全州,兜售钥匙链儿、国旗贴纸等小东西,乞求一两元的捐助。但一天结束后,所有的钱都被“蛇头”掠走。移民局的官员随后着手调查,两地的案件是否有关联。
沦为奴工的华人,不比墨西哥人少,处境也更为悲惨。
在纽约、洛杉矶等城市,警方曾多次破获“蛇头”关押华人奴工的据点。奴工干的是粗活脏活,拿的是最低工资。而这点儿可怜的血汗钱,还要被“蛇头”悉数搜刮,作为偿还的偷渡费。女奴工更惨,还遭“蛇头”强暴侮辱。身为非法移民,他们不敢报案,只盼早日还清欠款,有所积攒,好把家人弄来美国有福同享。
前两次到蒂华纳,还有几分闲情,看它的异国情调。这次走在街头,举目四望,所有黑眼睛的孩子,都让我想起卖钥匙链儿的孩子,和那车祸后下落不明的孩子。
内心异常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