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培养“秘诀”

标签:
萧愚家庭教育儿童教育神童小学教育育儿早期教育幼儿学习方法教学 |
分类: 智商-天才-神童 |
记得马三立先生有段相声,一个小伙子有个毛病,晚上一睡觉就浑身痒。一天,他恰好看见路边有小贩卖家传秘方,小伙子禁不住诱惑买了回来。晚上,浑身又痒起来。小伙子赶紧拿起秘方,打开了一层又一层,最后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两个字:“挠挠”。
这段相声让人回味无穷,原因在于,他说破了一些人生的真相。
每年高考之后,都会习惯性的看到一些神童中举的消息。这并不奇怪,作为人口大国,每年出几个神童并不奇怪,就算神童十万个人里出一个,就我国的人口基数来说,我国目前涌现的神童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我以前分析过一些神童的个案。实际上,对于真正的神童来说,考大学是很简单的事情。因为考大学无非就是记忆力,数理逻辑能力的考察。这些都是神童的强项。
一个神童难的是第二关,即取得创造性的成就。所谓创造性成就,按照美国儿童教育专家Ellen Winner的说法,就是某个领域内具有开创意义的成就。诺贝尔奖可以说是对创造性成就的最好标注。
可见,创造性成就光靠天赋或者小聪明是很难获得的。需要环境,教育,机遇,思维习惯,意志,心态,情商等多种因素。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维纳这个神童成长为大科学家的经历。而负面的例子就是西迪斯这个哈佛神童,世界上智商最高者的陨落。
我国的神童,过第一关,考个好大学轻而易举。但是,能过第二关的例子目前还比较少见。当然,也许他们需要时间来成长。
从考大学的角度,神童的经验其实没有多少参考价值。如果他的方法适用于普通人,那他也就不是什么真神童了。今年,有个13岁神童考上了北航。按照惯例,他的家长要谈点秘诀,简单说有三点:
这三点,其实很多家长是知道的。这个秘诀,实际上就像那个挠挠的秘方一样,就是一些基本的教育常识而已。这些常识,无论是对于神童还是普通孩子,都是适用的。
不同之处在于,神童由于具有某些特殊禀赋,可能特别适合于这些方法,在某些方面发展得更快而已。而普通孩子,则需要更多的耐心,更多的指导,更多的练习。
这种慢,也许并非坏事,因为太快,可能会错过沿途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