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来美数月之感悟
包 欣
高燕定按语:两年前,一位在广东美资公司任职的博友给我来信,想请我做他读初中的孩子的升学顾问,接着又请我到他的公司为中高管人员做一场演讲。再接着,他在华中科技大学读书的外甥包欣也以学生会的名义请我到华中科技大演讲。此后,我们有了几次邮件和国际长话的交流。一年后的2007年夏天,包欣同学实现了到美国攻读电子工程研究生的梦想。
2007年圣诞平安夜,我来到包欣在美国的住所看望他,时已午夜,包同学仍在电脑前研读文献,据说正在忙于开创一个新课题。真令人欣慰!我问包欣,来美国这几个月有什么感受,他的回答不仅令人欣慰,也令人振奋。我忍不住恳请他将他的想法写出来发表在我的博客上。一个多月后,我终于收到他在紧张的学习和研究工作中抽空写出的这篇文章。题目是我加的。
包欣(右)和我及他的同学们在华中科技大
来美国已经5个月了,回想一下,我在这5个月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也享受了战胜困难的快乐。我也把我的一点感受和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
为什么要来美国?
关于是不是要留学,我想很多人都有相同的认识了。我赞成隋教授的观点,“要不要出国?”是个“错误的问题”。但是想出国为什么要选择来美国?我对此的粗浅认识是,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移民国家,多种文化交融并渗透,这在其他国家如英国法国是不太可能有的;美国在诸多领域(尤其是科学和工程领域)世界领先,在这里能接触到更前沿更先进的知识和观点;美国的研究生教育也是非常好的,在美国求学的经历将使你的各方面能力获得极大的提高。
说现实一点,在美国的求学经历可以帮你在美国谋得一份工作,在学术界或者在工业界。这边的工作环境、发展机会都比国内稍好,薪金相对国内来说也高一些,每个月的生活支出也只占工资的小部分(当然,不同的地方会有差异)。更重要的是,有了美国的工作经验,如果将来回国工作可以有更好的发展。
来美国对你有什么提高?
1.
国际化的做法。在这个大的环境下,可以接触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认识到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人,了解他们各自的长处,发现他们之间的不同点,以及怎么和他们相处和沟通,如何有效协作。同一件事情,美国人怎么完成它,印度人是怎么做的,英国人是怎么做的,韩国人又是怎么做的。他们都有自己的行为习惯,知道了就可以方便地与他们合作。
人性化和平等。也许你刚来的时候,会对这边很多只有三层的楼都装着电梯感到很奇怪,会对过马路时开车的人摆摆手让你先过感到惊奇。看多了其实也就不感到奇怪了,这就是人性化,以人本身为出发点,给予所有人同等的权利。并且,从法律上,从制度上对这种平等予以保证。处处受到平等观点的影响,你也会不自觉地建立起平等对待一切人的态度。
个人能力的提高。在国内,很多事情都可以借助父母亲戚朋友的帮助完成,有的甚至不需要自己动手。但在美国,你可能都找不到别人来帮助你,只能依靠你自己。自己去搜集有用的信息,寻找可以利用的资源,选择适合你的途径去完成它。这个过程中,你的各种能力就得到了提高。
2.
在美国的经历可以给你一个宽阔的视野。因为你已经认识到各个国家地区文化的不同点,也就知道会在对待它们时应有何不同。美国这个社会就是一个融合的社会,各种不同的文化、思想在这里碰撞,交融,这是增长见识的好机会!深入的了解了他们的文化后,才能知道看到同一件事情,美国人和中国人的反应为什么不一样,而他们认为的“理所当然”和我们所认为的“理所当然”又有怎样的差异。
在国内,获取各种信息的面比较窄,因为报纸、电视、网络上讲的基本上的都是国内的情况,讲国外的比较少。而在美国,一打开电视,里面在讲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新闻;连上互联网,你能看到美军在阿富汗的最新战事,法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日本东京的白领们衣着的流行趋势。
来美国要有些什么准备?
要有面对压力的良好心态。来美国,不论是学习,生活,工作,都会面临很大压力,因为这里到处充满了挑战和竞争!或许你在国内是强者,是牛人,但在这里,你会看到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人,比你更牛的人,并且他们在和你竞争。
要有足够的自信。也正是因为无处不在的挑战和竞争,所以你必须要有足够的自信。没有自信,很多事情都做不了。(呵呵,说实话,如果周围有很多非常自信的人,你也会自觉不自觉的被感染)。缺乏自信的人绝对不可能有所成就。
要有不被困难和挫折打倒的坚定意志。在美国的生活和学习,会有一些困难和挫折。特别是在刚来美国的时候,由于生活和沟通方式上的差异,可能会有些不习惯,甚至感觉难以忍受。如果你能坚持住,后面就会逐渐适应了。
要有开放和包容的胸怀。来到这里,你会与许许多多来自其他地方的人打交道,这样就需要开放和包容。要和别人进行深入交流,就要放开自己,展示自己的真诚,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同时也要包容,也许你一开始对美国人的直白和坦率不太适应,但只要你能包容,过不久你就能适应。
要有换位思考的同理心。同学之间,室友之间,师生之间,都需要换位思考。遇事多从别人的角度看看,想想自己的做法是否合理,对方是否可以接受。这样做能让交流中的误解减少很多。
此外,还要习惯于多多观察,善于思考。观察美国人的一言一行,思考他们的所作所为,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融入美国这个社会。比如,美国人吃面的时候,会用叉子把面条卷起来送进嘴里,这样就不会发出什么声音,喝汤的时候也是非常优雅的姿势。
当然,不得不承认的是,在美国,也不是一切都好。美国人的有些习惯和做法也不是太好。比如,美国人虽然很重视环境保护,但却不太懂得节约能源。我们这里很多地方就是“灯长明,水长流”。这种做法就是鲁迅曾经说过的“糟粕”,我们当舍弃之。
留学,是人生的一件大事,要办好这件事确实不容易。有幸的是,我在申请出国过程中,得到了高老师的大力指导和帮助,少走了好多弯路,最后也得到了非常满意的结果。
最后,祝各位国内的朋友新年愉快,合家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