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和职业的规划——《缤纷海归——百位海归谈事业与人生》,

(2007-12-10 13:03:40)
标签:

教育杂谈

人生和职业的规划
高燕定

人生和职业的规划——《缤纷海归——百位海归谈事业与人生》,


很荣幸地获王辉耀先生的盛情邀请,我写就的本文收录在他主编,近期出版的“海归推动中国丛书”的《缤纷海归——百位海归谈事业与人生》一书中。“海归推动中国丛书”主编王辉耀现任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兼商会会长,2005委员会理事长,中国侨联华商会副会长,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政协顾问,美欧亚国际商务咨询公司的董事长等职。曾任国家经贸部国际经济合作官员,加拿大驻香港领事团首席商务参赞。

 

1986年我在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所工作时申请出国,材料寄出仅十天就收到美国大学的电话邀请,以访问学者身份到美国工作,此后经历了21年的旅美生涯。

 

旅美期间,我以升学顾问的身份帮助很多中国高中、大学生留学美国。在与大量中国学生的交流与接触中,很多令人忧虑、震撼的事件不时撞击着我。中国学生普遍缺乏合理、科学的教育目标和职业规划,出国留学生也普遍没有科学理性的长远规划,很多学生无助地迷失在人生道路上。他们曲折痛苦的成长经历促使我写出了《人生设计在童年》和《人生设计线路图》。

 

中国大学生就业一年比一年难,留学生归国就业难也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关注。在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同时,用人单位却在大喊人荒,找不到适用的人才。于是,就业指导、职业规划这些概念开始被人重视。在教育话题内,提到最多的还是如何帮助学生通过高考、考取名校。目前,对已经进入大学的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可以算是比较先进的了。其实,到这时候开始职业规划可能已经晚了。

 

一位大学毕业生在给我的来信中痛苦地倾诉“很多学生和家长对于教育的目标就是考上一所好大学,之前要做哪些准备,之后做什么,就完全没有了。上了大学我就彻底迷失了。现在回想起来,大学四年我真的很失败很失败,没有学业,没有方向,没有计划,只有散漫的生活和随意的发展。如果能让我重回大学入学那一刻,重来这一段时间,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他撕心的悔恨表达了许多年轻人对无法挽回青春年华的痛苦。

 

人生和职业的规划——《缤纷海归——百位海归谈事业与人生》,

 

很多中国学生没有理想,不知道今后做什么。因为中国的基础教育中缺少职业发展教育,没有在孩子的童年、少年时代,对他们理性、科学、“超前”地进行长远的职业指导。这一点,与美国《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中所规范的,从6岁开始就对孩子进行职业发展指导相比,有巨大的差距。美国国家职业信息协调委员会早在1989年就发布了这个指导方针,规范了职业指导从小学就要开始!从6岁开始,就要培养孩子的职业意识,接受职业发展的指导,进行与就业有关的12种、六七十项的能力训练,学会“自我认识”,了解“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实施“职业计划”, 让他们对职业发展的这三大环节有相当的认识。

 

在中国,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了考大学、上大学、拿学位,这不仅使得中小学生没有基本的职业意识,更没有职业规划,甚至包括很多大学生、研究生也没有足够的职业意识和技能,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

 

毋庸置疑,教育已经成为在规范化的社会里可能获得事业成功的必由之路。但是,没有人生目标和科学规划的教育未必可以使人事业成功,甚至不能让获得“良好”教育的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获得基本的就业机会。

 

学生没有职业意识,没有足够的技能和专业化的态度,大学毕业时也没有很强的、立即独立工作的能力,可能是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并不是学生们的错,错在整个社会没有一个规范的、科学的职业指导教育,以致学生们没有意识到,在成长过程中应该刻意地去练就令人信服的、为职业市场追捧与渴求的,能够立即为企业创造利润、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和技能。

 

中国人民是勤劳的,然而,新世纪的全球化竞争并不仅仅是体力、智力的竞争,更是观念的竞争。中国学生未必天生比外国人聪明,外国学生也不一定比中国学生更有智慧。为什么能够刻苦学习,并且长久以来一直为功课所累的中国学生,不但没有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最具开创性的一族,相反的,甚至成为令人担忧的一代呢?问题和责任都不在他们。实际上,主要是由于他们的长辈,他们的父母、老师、教育者和全社会,正在津津乐道地用陈旧的观念和思维,把他们束缚在教科书里,让他们十数年如一日地为考试而“操练”,使他们视野局限,思维拘束,能力有限。这是因为在整个成长过程中,没有把可能影响一生的人生规划和自我塑造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的竞争是观念的竞争,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更新观念。

 

受到心灵的召唤,我于2007年3月告别生活了21年的美国,回到中国,在北京中关村落脚,开创教育咨询服务机构。初到北京的两个多月里,我常常在北京时间凌晨三四点才休息。我们的办公室装修开始后,我的夜生活也因此而增添了丰富的内容,除了白天到工地观察以外,夜夜必到工地与工人打成一片,为的是确保装修能够按期高质量地完成,让我们的工作尽早投入正常运行。为了让工程队快点赶工,我曾经凌晨3点多跑去麦当劳,买上几份巨无霸套餐,到施工现场激情奉献。
 
我的助手们常常在我面前埋怨施工队在拖延工程,我虽然心里很着急,但还是处处为他们辩护。累得眼窝深陷、长出三层眼皮的小潘是施工队的头儿,每天总是带着疲倦的笑脸。他和他的工友们同时在两三处施工,各处都在催工,他们也就忙得到处转,我亲眼看见他们有时24小时不睡觉。

小潘和他的工程队来自江苏农村,我很佩服没有好好正规上过学的他能够看懂图纸和文件资料,能够指挥工程队承包北京高档写字楼的工程。他告诉我,小时候父母闹分裂,把他扔下来各奔东西,7、8岁开始,他就自己到处混日子,过着有一顿没一顿的日子。看到别的孩子上学,他不甘心,天天死赖在教室门口偷听。好在前途是光明的,小潘一家三口现在都搬到北京,他6岁的儿子可以在北京上学!小潘发誓:绝不能让孩子走自己的老路。自己要努力做事赚钱,让孩子好好上学、读书。他说,我的孩子绝对不能像我这样。他不惜用辛苦赚来的钱为孩子请家教,学英语。更神奇的是,小潘也和我讨论他孩子的人生规划。

 

中国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剧烈的变化,世界也正处于历史上变化最快的时期,中国的教育必将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我坚信我在《人生设计在童年》一书里提出的理念:在一个规范化的社会里,人生是可以设计的,而且应该从童年就开始。有了科学理性的人生规划,人们可以完全不凭机遇、不靠伯乐,按部就班地、可预见性地获得自我认识意义上的成功。

 

 

本文收录于“海归推动中国丛书”的《缤纷海归——百位海归谈事业与人生》一书中(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

 

“海归推动中国丛书”一套八册,有《当代中国海归》、《缤纷海归》《魅力学者》、《财富裂变》、《创业英雄》、《颠峰职业》、《叱咤华尔街》、《资本推手》。


“海归推动中国丛书”主编王辉耀,77级英美文学本科毕业,曾在北美留学获MBA学位,并继续在加拿大攻读商学院博士研究生,后又在英国曼切斯特大学和哈佛大学商学院进修。王辉耀现任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兼商会会长,2005委员会理事长,中国侨联华商会副会长,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政协顾问,美欧亚国际商务咨询公司的董事长,兼任多家国内外知名经管学院的客座教授。曾任国家经贸部国际经济合作官员,加拿大驻香港领事团首席商务参赞,以及全球最大工程咨询公司SNC-Lavalin国际公司董事经理和世界第三大项目公司AMEC-Agra国际公司副总裁,并曾任GE、西门子、ABB、三菱、阿尔斯通等多家跨国公司的高级顾问。他是首位被加拿大《商业周刊》选登位封面人物的中国大陆留学人员。他是最早回国创业的海归,曾被国家发改委《中国投资》评为中国首届“中华海归十大创业人物”。

 

王辉耀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wanghuiyao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