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高中生谈
把几个经常被一些热心家长在邮件里问的问题做成一个小小的list发出来吧,希望对读者们有帮助:
1)
平时在学校里,一般都是由老师指定书目,学生自己分头去买,往往都是名著或者在现实中有意义的书。然后老师会列出每天要读完的部分,隔几天分析,再小测大考。一般一本书根据厚薄而定,一般是2天一章,每章二十多页,所以一个月里面小测加考试一般都可以结束,在结尾或者中途,也会被要求写感想评论文章,给个方向,自己分析提交。
暑假的时候,学校会给一个summer reading list,每个年纪每个学生根据明年你选的英文课的难易程度找到自己的一栏,会有来年的英文老师建议读的4到6本书,来年开始一般会有阅读检测。这些书一般都不太薄,但是都挺有意思。说来惭愧,比如去年,到了最后一个星期我才开始读,可是发现书很有意思,所以每天读到深夜把它们都啃完了。
这里一个链接是给出的建议书目,我翻了翻,很多,很相似这2年我们学校给出的建议,所以建议有兴趣的家长同学可以去外文书店找来看看: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articles/A27487-2004Sep16.html
自己一直觉得来美前3个月的时候是英文更方面提高最大的阶段,身入其境的“突飞猛进”, 而那之后的提高,都是点点滴滴不经意间发现,咦,出门好像不用再随身拿字典了的那种感觉。
还有一点,我也很想建议有条件的同学,就是:泡书店!这点我前前篇文章就提过了。最开始,我刚抵美的时候,去了一个学姐家请教,她是一个从小就在长大的中国孩子。当她听说我急于想提高英文适应这里的学习,她马上就问,喜欢读书吗?问完之后我和我妈都愣了一下,我妈回答说,她的问题不是不读,而是太喜欢读我们都在控制她。而那个学姐马上就笑了,说,这样最好,不用担心了,即使高中阶段英文水平不能那么优秀,我保证你以后肯定可以,走,明天我带你去书店!就这样,在她的“教导“下,书店哪栏书最值得读,坐在哪里读最舒服,我都笑着记住了。
放假4天了,觉得很饱满,因为大部分时间都留在书店,看书读东西的感觉很爽!
2)
每个学校都不一样,不好怎么细化。就只能说说我自己学校的,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GPA算法。GPA,就是grade point average,学业平均成绩。A=4,B=3,C=2,D=1,F=0, 每门课的各个任课老师给出学年ABCD后,学校把整个高中的所有科目的成绩都平均起来,得到一个值,叫做unweight GPA. 然后因为学校有不同等级的课,AP补助2分,HONOR补助一分,regular没有补助,最后,再把这些所有补助的分数加起来,除以15,得数加到unweight GPA上,得到一个值称为weight GPA。每个学校不同,我们学校就是用weight GPA排名(class ranking),所以导致了选课的竞争。
3) 关于AP:
选什么选多少,我觉得还是要按自己的水平,还有自己将去的高中提供了多少门AP。当然大学更希望看到一个优秀的学生把自己学校里所提供的所有最有挑战性的课都选了,可是人人不同,更没有必要为了大学而去追逐这种功利的目标。一般,刚来的或者来时间短的,这么几个AP比较好处理掉:chemistry, physics, calculus, statistic, human geography, 这些是AP书比较偏理的,但是也不好全部都偏理,因为中国申请者理科的优势已经被几乎所有人承认了。而其他的,environmental science, economic, government等中性的课也可以试试。而biology, psychology, world/European/American history就属于阅读量比较大的了,要花很多时候读,而且读一遍往往记不住,还需要两遍三遍的读,而且要写很多的essay, 分析写作,所以选这些课的时候自己要拿捏好了。
而我觉得如果被交换到的学校没有AP,也没有必要非常紧张。因为在我们申报大学时,连同一个学生的成绩单,都会被要求附带一份由学校提供的学校自己资料介绍,里面会列出这个学校提供多少AP, 多少HONOR,学校的平均SAT成绩,往年有多少上了大学等等。所以大学会因情考虑的,不需要太过担心。
其实忘了说AP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将来可以抵大学的学分,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转化表,可以在各个大学的网页上找到。而每年五月的AP成绩是大学的评估标准。我自己今年整个5月的AP考试都有点乱套,虽然成绩还要一个月才出来,可是自己感觉发挥很不好,所以不敢再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