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金融海啸”的二则寓言
(2008-11-11 17:33:18)
标签:
金融海啸寓言房产 |
分类: 杂谈 |
一、搬东西
话说,一个有众多兄弟的贫民家庭,一直为着填满众多孩子的口而发愁,兄弟们整天打闹,因为无事可做。这时一个富人对他们说,这样吧,你们家有这么多的旧家具,院子下面又有煤,我出图纸出劳务费你们重新组装,搬到我家,你们兄弟几个也不用打了。也能糊口了,还能挣点我家的钱,好不好?于是,这家人就成了富人的工厂,每天挥汗如雨,效果相当不错。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不只是把自己家的家具搬出去换人家的钱,他们发现几乎富人家的一切都可以提供生产并换更多的钱,因为只有这样,弟兄们才天天有事做而且可以挣到小康标准的钱。当然这些“钱”是富人家写的“借据”,根据这些“钱”,可以从富人家里拿到等值的东西。
那家富人发现,自己不用干活,只需要给穷人发钱就可以过上比以前更好的日子,这实在是要感谢上帝呀,唯一担心的是,某天穷人家用手中的“借据”找来换东西可怎么办?看起来,不能让那些发出去的钱闲着,要让它们来换收益更高的“借据”,“借据”创新就成了富人家主要干的活儿,并且开办了“借据”的交换市场,一时间好不热闹。
既然富人家的子弟们既不务农,也不务工,核心能力是发借据和维护借据的交易秩序,他们也相信这个世界分工游戏实在是太好玩了,一个个也都奋不顾身进入了疯狂炒借据的游戏。
某天,其中一个富人子弟突然醒了,说我要把手头上这些借据兑现成东西,众玩家才发觉他们已经玩过头了,谁也说不清手头的借据到底值多少东西了。不知自己有多少钱的富人家唯一可以做的是不能再从穷人家搬东西了。
已经积累到小康的那家人,一开始看到这种情况颇为心喜,计算着不用多久就可以超过富人家的财富了,接下来却面临着诸多困惑:
1、
2、
3、
4、
5、
这时兄弟们只能眼巴巴地盯着家长了。
二、LV包
话说,一个其貌不扬,穿着高档的男人挽着一个年轻、艳丽的office lady进入了LV专门店。只见他俩直奔着那最新最贵的包,在试过感觉之后,来到柜台前付账,男人潇洒地签了一张六万美金的个人支票,店员颇为惊喜也颇为犹豫,因为此前,这两人并没有交易记录。
只见那个签支票的男人用非常坚定的口气说:我知道今天是星期六,银行不开门。但有什么关系呢?我建议你收下这张支票,连同这个包一并保留在这儿,待星期一你兑现了支票后,再把包送到这位小姐的府上。店员连声说好。
星期一,当店员气极败坏地打电话给那个男人说支票不能兑现的时候,从听筒中传来的是轻松的语调:但有什么关系呢?我已经和她睡过了,你们当然不必送那个包。
——那个签支票的人是美国;
——那个LV店和店员是现行的国际金融体制;
——那个年轻的OL是谁?
金融的游戏建立在规则上,规则得以成立建立在公平上,价值可以交换建立在信用上。本次金融海啸不只是西方的一次银行危机,实质上是全世界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涉及的是经济的最根本的层面:规则、信用和价值。也不只是伤害了西方的发达国家。可能对我们的伤害有过之,无不及。
我的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