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亚洲经艳·日本

(2009-06-29 14:36:07)
标签:

日本

日本文化

感悟生命

林黛玉

文化

分类: 设计师手记

亚洲经艳·日本

 

   说到亚洲之美,日本是无法回避的。不论我们多么不情愿承认,日本作为一个独立美学体系,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不论用掉多少溢美之词,都是当之无愧的。尽管我们总会说,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但那些都不过是昨日黄花,都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

    日本主动接受了工业革命的洗礼,同时还毫不犹豫地坚守着自己的文化,从这一点上足以让我们汗颜和感动。文化不能用优劣、先进落后这样的二元对立的标准粗暴判断。就像自然界的物种一样,每种文化都有它的土壤、根基、发展脉络,对于本族文化的肯定和执着,我想,不仅来自于“本能”的热爱,还应该来自对她的理解、喜爱、尊重和膜拜。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为什么同样的东西,在中国不过是些“小情小调”而到了日本都上升到了“道”与“艺”的境界,都会上升到思考的层面,近乎哲学的范畴。在形容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最常用的一个词就是“博大精深”,其中的“博”与“大”,我想每个中国人容易体会得到,而“精”“深”似乎总被日本拔了头筹。难道日本人普遍比中国人敏感、细腻、心思透明而灵动?

    说到敏感、细腻、心思透明而灵动,我想到了林黛玉,这个葬花的女子,“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从落花感悟生命的无常、人世的炎凉。只可惜,这样一个美丽孱弱敏感多思的女子,竞难为俗世所容,只能幻化成孤魂野鬼,无可凭依。是不是这个魂魄漂泊到了日本,而后在此停留?因为这片岛屿上的子民有着和她极为相似的基因,与林黛玉境遇不同的是,这些子民不但活了下来,还活得活色生香,丝丝入扣,精致而又顽强。

 

 

亚洲经艳·日本

 

亚洲经艳·日本

 

亚洲经艳·日本

 

亚洲经艳·日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