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贾樟柯不敌郭敬明真的就是一种悲哀?
(2013-08-07 12:29:01)
这边是郭敬明的《小时代》,那边是贾樟柯的《天注定》,你会选哪个?对于影院来说,会排哪个?毫无疑问,是郭敬明国。所以,有评论甚至认为《小时代》这样100%排片的大片剥夺了观众看“艺术片”的自由。
不过,对于这样的评论,郭敬明也显得很无奈:“你可以让院线多排啊,我也很鼓励啊。但是我作为一个郭敬明,我能去跟院线说什么呢?我说,哎你别排《小时代》,你多排一点贾樟柯的,多排一点王小帅的,院线会听我的吗?这个社会喜不喜欢贾樟柯,公众选不选择贾樟柯,这是民族的文化审美问题,它绝不是我一个人能够改变的。我郭敬明今天就算不拍电影,所有人都看贾樟柯了吗?如果你跟我讲这个答案是肯定的,我甚至都可以不拍。”
郭敬明说的没错。就算郭敬明不拍《小时代》,影院也不会是贾樟柯的天下。没有郭敬明还有徐峥,没有《小时代》还有《泰囧》。所以,起码目前,乃至未来三年内,电影还不是贾樟柯的天下。
就我个人的欣赏来说,我更喜欢贾樟柯,或者说是喜欢前期的贾樟柯。当年贾樟柯在地下时,曾经拥有太多的粉丝。一次去北京,淘到了贾樟柯的一批地下电影,知道了《小武》、《站台》《任逍遥》,也知道了贾樟柯是那样拍电影的人。但走上地面后的贾樟柯也在不断地妥协,一退再退,最后连地下的位置都没有了。
记得有一次,贾樟柯也曾忿忿地说:“实在不行,我重回到地下。”而郭敬明,从一开始,就没把拍电影看的那么神圣。在郭敬明看来,拍电影跟写书一样,不过是一种买卖。打一开始,郭敬明就会把回报放到第一位。特别是作为导演的郭敬明,对票房更是有独到的理解。“但如果我今天不是导演,我是这片子的投资人;你问我这问题时,我要说“票房不重要”,那是我傻逼。不可能有任何投资人会说:票房不重要,我这几千万拿给你随便玩,没有。我们说“投资”这两个字,就一定代表他指望你给他回报。所以,如果我郭敬明作为投资人,你来问我:这电影最重要的是什么?可能我就会告诉你:是票房。”
盯着票房,拿电影做买卖,才让郭敬明获得了成功。而相对于贾樟柯来说,虽然也高喊着拍商业片,但还是不能完全意义上的市场化,还试图在坚持着自己的电影理想。结果,一个坚持电影理想的人,被一个靠电影做买卖的人逼到了一个尴尬的角落。
有人说贾樟柯不敌郭敬明是文化的悲哀。真的吗?文化是不是也应该反省一下,学会满足当今观众的需求呢?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