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唯一亮点是“妓女”小江

标签:
电影日本军官亮点南京 |
分类: 时事评论 |
南京!南京!唯一亮点是“妓女”小江
昨天下午和小廖同学一起逃课去看了《南京!南京!》,心中还理直气壮的说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恐怕厌烦了老师所讲的外国文学史才是真正的理由。
最近一段时间对于这部影片的各种报道和宣传不断,所以我本人的期望值还是很高的。一坐进电影院,那种压抑的气氛便环抱我的周围。原本应该熙熙攘攘喧哗不断的电影院里,却是一片的肃静,每个人的神情和面容都十分的平静和严肃。电影开始了,从拉非的日记开始,开始了一段让每个中国人都即沉重又气愤的历史。整个电影3个小时的时间里,电影院里一直是鸦雀无声,唯独可以听到的就是不时会有观众的抽泣声。
整部电影有两个点让我记忆深刻,一个是唐先生原本认为通过出卖给一切情报给日本人可以换回自己和家人的平安,但最终自己的女儿还是被日本军官活活的从楼上扔下时,众多女观众被吓得惊叫起来,甚至有的观众气愤的骂起了街。另一个就是当整部影片即将结束的时刻,字幕配合着画面告送我们小豆子现在还活着的时候,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这个掌声是献给还活着的小豆子的,是献给我们每一个观看了这部电影的人的,是献给这部电影的制作团队的,这个掌声是从电影开始到结束一直压抑着的气氛的一种暴发,一种宣泄!
不过我还是对电影当中的一些表现手法有些遗憾,遗憾的是整部电影的结尾,导演用了将近15分钟的时间讲述了日本士兵在南京是如何的祭奠自己死亡的同伴的。整齐的鼓声和绚丽的舞步,如此的宣扬日本文化确实有些不妥。还有的就是按照电影的讲述,我们南京城的男同胞们全都顺从的接受了日本人的屠杀,没有反抗,没有辱骂,没有任何的声音。是想,如果当时我们的这些被捕的男人们,试图反抗这些日本军官,我们是不是还不至于牺牲那么多的生命。既然已是死亡,那为什么不给自己搏一搏的机会呢?
当然,如果说整部电影最感动我的地方是什么的话,那么最感动我的场景就是在面临牺牲自己而可以保全其他同胞的时刻,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一个“妓女”小江(这里我把妓女两字用引号括起,主要是想说明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请不要看不起妓女的人格,请不要带有任何有色眼镜来看待这个群体),却第一个站起来勇敢的去担负着拯救同胞的重任。在电影中清略的交代了被日本军官带走的100名中国慰安妇最终只存活了5名,牺牲了95名!
南京!它原本只是中国的一个地名,但因为历史的缘故,南京这个词已经不再是地名那么简单的一个词汇了!希望每个中国人,每个热爱和平的人,都不要忘记南京这个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