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的悲情
(2025-08-09 03:15:54)
标签:
情感乡愁 |
分类: 小说 |
事实上老太太的晚年生活更多是靠同父异母的弟弟和他的儿子帮忙的。但是因为事情都不是很大也就不以为然了。因为老太太还有资本,把那个单身楼的房子无偿的让侄儿子住了。弟弟和侄儿都从老家出了在城市打工,也需要有地方住。这样也算是一拍即合,弟弟侄儿有了落脚处,老太太也算是有人照顾了。这是老太太和弟弟及侄儿的平衡点。
当然房子的费用应该是侄儿子承担,这方面弟弟和侄儿也不能说什么,毕竟左邻右舍也都是花钱租房在这里住的,姑姑没有跟他要房租也算是够意思了。自然因为有了弟弟侄儿老太太也就大事小情的不会麻烦自己的亲生的儿女们。
这样小区的很多人都没有见过她的儿女们,只是听说一个个都相当可以,不是处长就是科长的。按照老太太的说法根本也没有图他们什么回报,自己的退休金足够了。只有明白人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儿女们计较的是老太太在老公死后又选择了再嫁,本来他们还指望老太太帮忙照顾孙子和外孙子的,而老太太再嫁的老头子距离这里还比较远,客观上就不能照顾孙子辈了,这样儿女们对她就有了意见。却又没办法直接指责母亲,毕竟母亲还想夕阳红吗。只是都没想到没想到老太太的这个夕阳红保质期太差了,那个渣男老头居然在和她同居以后另有新欢了。搞得她不得不灰头土脸的再回来,幸亏这里还有自己的根据地。
这样她的再嫁就成了她在儿女们眼里的隐隐约约的汚点。一家人再不能和以前一样正常交流了,毕竟他身体还可以,儿女们又各自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来往的也就少了。
恰好老太太老家的弟弟和侄儿想在这里发展,这样她就让他们来了,这在她老公活着的时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毕竟现在到她去世房子留的依然是她老公的名字。另外还有一套单身楼的房子也是老公的名字。虽然老太太也是单位职工,只是因为老公是个科长也就都署名科长了。这是顺理成章的事。这样老公死后老太太才知道现在为什么房子都要署名两口子是多么重要。 现在她的房子就是这种情况,她可以永远住下去,但是她没有处置权。这样她百年之后也就没有她的一点痕迹了!
这些东西老太太当然知道,毕竟这些还是自己儿女们的,虽然他们不怎么孝顺,但是亲生的就是这样,哪一个父母还要亲生儿女回报的。不过是因为她和他们赌气了,这才把老家的弟弟和侄子安顿来了。维持了自己的面子。这样亲生儿女们看你有人照顾,老太太又不服软的这么厉害,也就不闻不问不管不顾了。反正他们也知道老太太那些东西从法理是侄儿子是拿不走的。
尽管弟弟侄儿也觉得自己已经够意思了,但是老太太一样会在某个时刻到物业公司查一查问一问他这个侄儿交费了没有。如果没有她就会骂骂咧咧起来。当然不是当着侄儿的面骂。最后侄儿子还是把各种费用交了。多么通俗易懂啊!如果是他的亲生儿女她就不会问了,如果是问了,还有欠费那她肯定会替他们交的。而侄儿子她就没有那个义务了。
老太太死了以后风风光光的葬礼。小区各种豪车都放不下了,这些估计老太太或许能够想到却是看不到了。然后三天一切风平浪静。然后没几天老太太的弟弟和侄儿来物业公司清算费用。因为老太太的儿女们要卖房子了,他没有理由再住下去了。人在人情在,人走茶凉也算是很正常的事情。有人问他们回去干什么?他们说养牛,现在老家大力发展养牛产业,他算了算不比这里打工挣的少,还能天天一家人在一起,何苦再两地分居呢?
前一阵我和物业公司一般人出去旅游,搭着旅行社的车路过他们那个县,半路堵车了,不过这一次不是因为人或是车堵的。而是牛,不知道有几百个牛在公路上自由散漫的或站着或卧着。导游也只能苦笑,没办法,这里就是这样。这时候我想起老太太侄儿说的话。或许他已经在这里放牛了,只是恰好我们没有遇到罢了。
等待了一个小时以后,牛群终于离开了公路。我们继续走。到了一个服务区,我下车上厕所。好巧不巧一眼看到了老太太的侄儿子在哪里卖水。他也认出了我。我问他你不是说回老家养牛吗?怎么在这里呢?他淡定一笑说,他的牛就在外面放着呢,不用他操心。那些牛知道自己该怎么活。再说现在各种保障措施做得好,还有监控,不需要太担心。然后我们一帮人就走了,想一想老太太的弟弟和侄儿在城里也住了十几年的时间,和我们哪里的人差不多都认识了,也觉得成了我们小区的一份子,穿着打扮也和城里人差不多了,但是最终还是得回去,时间再长感觉仍是匆匆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