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北海
(2024-03-24 11:29:52)
标签:
旅游北海采风文化 |
分类: 杂谈 |
从北海回来很长时间了,一直想说一点什么,犹犹豫豫,还是写点什么吧。其实每一个都能展开是一篇大文章,可惜没有那种心情了。那就来几个——
关键词
北海——为什么叫北海?不是在南方吗?北海之所以被称为“北海”,是因为它位于合浦县南端,北面临海,因此得名。这个名称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扩展到整个地区,最终成为了城市的名称。我相信许多地方都有这种情况,原来的东西南北因为历史变迁让人很容易,特别是后来人诧异。别人太原市的地名,南寨说是南,却是在太原的北面;北营说是北,其实是在太原的南面,这是因为太原市扩大了。
坐飞机——俯瞰大地,看不见人,看见高山大河,高楼,都很渺小的样子;如果去外国,还可以看到大海,应该是大洋的样子。小时候看天上的飞机,好奇,小时候的时候听说不是一般人都能坐飞机的,不是有钱就能坐飞机的。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反正印象里坐飞机那是相当高大上的事情。现在奔六的岁数才坐上飞机,之前想着很有可能这辈子坐不上飞机了。真的坐上了也未必比高铁舒服,当然还是因为坐的是经济舱吧。特别是下飞机的时候耳朵里嗡嗡的,很长时间听不清楚外面的声音。我知道这个肯定是有科学原理的事情,但是情感上还是不想接受这种情况。毕竟不舒服。后来听说这个机票价格暴涨暴跌的厉害。特别是春节期间,那些去的人,去的时候价格很便宜,回来的时候价格翻了十倍,以至于不敢坐飞机了。
看大海——内地人都有的梦想。看到了,和影视剧里面的差不多,只是你可以亲自下水试一试温度了。内地比较大的湖泊如果看不到那一边,也可以想象成海的模样,只是因为你事先知道也就无趣了。看多了也就无趣了,大河大海天意如此,赤脚走上几次之后也就不想下去了,因为每次回来还的抖擞半天鞋里的沙子。
桉树——漫山遍野,利害参半,失败的决策,也不能完全否定,此一时彼一时,急功近利也是无奈之举。就像刚刚解放的时候只能重点发展重工业,顾不上说绿水青山;就像现在人痛恨不良风气,贪污腐败。于是说国外好,甚至于说解放前好。其实那边那时候也是毛病巨大的,否则那时候不会有那么多人跟着红军打天下了。这是一个度的问题,就看个人处于当时的什么位置,为什么以前很诟病民国时期的小市民没有改天换地的积极性,那是他们真的要比农村人活得好,要想让他们闹事那是很困难的事情;
南方植物——树叶巨大,南宁一下车就忍不住拍照,后来发现那种景象到处都是;气候宜人,潮湿,想起来2010年去过武汉,阴雨连绵;
老鼠——适合生长的地方,包括蛇,山岚瘴气,阴湿之地适合动物,人类未必觉得舒服。
宋代古城墙——不过是二层楼那么高,根本不具备防范功能,看看大同西安古城墙你才是;
德天瀑布——更胜一筹;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东北人——候鸟人,条件差一点在秦皇岛,条件好点在南方。路上听到一个东北女人在电话里和人吵架,才知道是为了留在东北的母亲和物业公司吵架。
桂林还是小了一点,公交车很长时间一趟,座位不到十个人,也有意思,城市公路就在大山之间穿行,没有高架桥;更没有地铁,导游说这里根本不考虑地铁,因为地下水太浅了;
购物团——一种创收方式,财富的饥饿感;也的确广西省还是相对落后一点,有西字的省份都不算富裕;发展旅游业。羡慕有工业的地方,比如柳州,曾经桂林跟柳州借钱发工资;
小区——和公园一样,这样的气候和地理真的也不需要多少人工成本;遗憾山西太缺水,太行山大多数也是喀斯特地貌,如果有水应该不次于桂林山水;
北海找不到北方菜的地方,海鲜太多了;
抖音——炫富的意思,搞得也不能发了;就像现在朋友圈人们很少发动态一样,炫耀,财力,不好意思发。穷家富路;

加载中…